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崔绍的杀心!(2 / 2)

鹰视狼顾 张通明 2204 字 1个月前

而崔绍之所以明知道叶明盛很可能会拒绝,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提出这个想法,原因就在于他要用这个建议来堵叶明盛的嘴,向叶明盛表示我作为户部尚书已经是提出了事情的解决办法,你不采纳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作为户部尚书崔绍当然也清楚,解决财政困难的方法不仅仅只有恢复收税这一条,但问题在于那些办法同样很困难,甚至是需要得罪人的,崔绍深知改革这杆大旗不好抗,冲在最前面很容易遭到反噬的················

他这么大岁数了也没有当年的冲劲了,所以还是明哲保身为好,扛旗冲锋这件事情还是交给年轻人比较好,他崔绍为他们压阵,摇旗呐喊助威!

讲真崔绍这么明哲保身,心中其实也是有些对叶明盛的怨气,户部虽然掌管朝廷的钱袋子,拥有很大的权力,是朝廷中绝对的实权部门,户部尚书也是朝廷重臣内阁大佬,但是相较于吏部,以及被称为天官的吏部尚书而言还是差了一筹!

当初奉武军击败洛安朝廷,组建易京朝廷的时候,崔绍就对吏部尚书的位置可以说是势在必得,但遗憾的是最终却是事与愿违,叶明盛将这个位置交给了古三思,然后把户部交给了她崔绍。

当时叶明盛这个决定也是在易京朝廷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让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叶明盛有意培养古三思取代崔绍。

当时见事态逐步发酵叶明盛为稳住崔绍也是私下里跟崔绍谈过,当时叶明盛也是对崔绍的能力,贡献予以了高度肯定。

叶明盛并且表示之所以让崔绍担任户部尚书,而不是吏部尚书,是因为在他眼中户部尚书负责政务,掌管朝廷的钱袋子,必须要有老成持重的人来担任,这样他才能更放心。

崔绍当然不信叶明盛这话了,但是叶明盛虽然也没有明说,但是也暗示崔绍,等到新朝建立他要封崔绍为国公,并且让崔绍担任内阁首辅··················

对于叶明盛这个暗示崔绍还是很在意的,崔绍作为一个传统文官还是很在意名的,虽然崔绍被很多人看来,在易京朝廷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稳坐文官系统的头把交椅。

但是崔绍这一地位,并没有在易京朝廷中并没有得到实际的体现,而且如果能够成为新朝第一任首辅,这绝对是能够流芳千古的,这能够极大的满足崔绍虚荣心。

所以当时在叶明盛这两箱的诱惑下,崔绍也是没有在纠结吏部尚书这个职位,继续为当时易京朝廷的发展做出贡献。

而此次叶明盛登基之后,崔绍也是十分期待叶明盛能够兑现当初的诺言,然而叶明盛这一次只是兑现了一部分,虽然将他封为了荣国公,并且允许崔家世袭罔替,但是却没有按照当年暗示的那样,将崔绍封为内阁首辅。

而对于叶明盛的失约,崔绍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中还挺不是滋味的,也一定程度上觉得他自己的努力被辜负了,这就导致崔绍现在动力没有那么足了。

如果说他崔绍现在是内阁首辅,那他崔绍自然会做内阁首辅干的事情,但是既然他崔绍现在不是,那他崔绍就只做户部尚书应该做的事情,只做自己分内之事确保不出错就可以了。

所以在崔绍这样一个态度下,他和叶明盛的这次密谈虽然对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没有商量出太多的工作成果···················

看了一会奏本之后崔绍也是感觉有些累了,就在他准备休息的时候,他的管家则是拿着一沓卷宗走进了书房向着崔绍禀告道:

“老爷,东西拿到手了!”

虽然崔福没有说这是什么东西,但是这对几十年的主仆还是很有默契的,崔绍立刻便是意识到了崔福说的是什么,神情中的疲惫立刻一扫而空,恢复了原有精明干练老谋深算的样子。

恢复好了状态,崔绍便是开始研究起了,崔福带过的这些卷宗。

虽然崔子博的离开主要是因为崔子博自己不检点,但是调查过这一切的崔绍知道,崔子博之所以会变成这个样子,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就是前礼部右侍郎胡铭!

崔子博之前虽然也不是个正人君子,但是却也没有像最近这样沉迷女色,留恋烟花之地。

而在对崔子博过去这段时间进行调查后,崔绍发现崔子博之所以会如此堕落,胡铭这个混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没有胡铭在其中推波助澜,指示女色勾引崔子博,崔子博可能今天还活的好好的!

每每想到这里崔绍都十分心痛,并且十分自责,之前因为意识到叶明盛要着重发展江南,所以他也是让崔子博去和胡铭建立良好的关系,但是崔绍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要崔子博得到江南这帮人的助力,然后仕途上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然而崔绍万万没有想到他的一番好心,最终却是把儿子害成了这个样子,想到这一点崔绍都心痛到窒息!

崔绍认为他既然犯下了这个错误,那他就需要弥补这个错误,崔子博既然死了,那作为罪魁祸首的胡铭也绝对不能独活,所以崔绍已经打定主意,下定决心要干掉胡铭,让胡铭去下面向崔子博赎罪!

而胡铭也是意识到了因为崔子博的事情,他把崔绍给得罪死了,所以在陪同叶明盛南巡的时候,他也是特意向叶明盛请命留在了江南,没有返回易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