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迟暮(1 / 2)

谁负问苍生 斑驳于世 1348 字 2020-03-29

对于膝下三个儿子,陆英只能把传宗接代的重担交给老三了,可是陆三乾只想学些仙侠飞剑御剑江湖,对陆家的锻体毫无兴趣。陆英确实也找过不少所谓的名师泰斗,却都被陆三乾一一赶走,这个十足的外行竟只有一个理由,说是人家不够邋遢少了些仙气。

说真的,陆英倒是知道几个陆三乾口中的隐士,可要想把飞来飞去的高人请到家里来谈何容易。一说到这些,陆三乾便来了兴致:他们不来,我可以去找。陆英哪肯放手,责令陆三乾去窑子先学风月那点事,再谈儿女情。对于浪荡江湖,先鼓捣出个孩子再说。

众人散去之后,议事厅内只剩下张千和满脸疲倦的陆英。

“元帅,三公子此去凶多吉少,大可不必.....”

陆英摇摇头,放下轻柔眉间的左手:“你觉得他们兄弟三人谁最适合接替我的位置?”

张千看向门外,方才碧空万里,不知何时已乌云密布:“大公子战场杀伐勇猛无敌,是为将才;二公子心有猛虎聪慧过人;大小姐兵法战略马上步下无一不精。至于三公子,礼贤下士易得军心,只是心向江湖缺少历练,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要说谁最合适接管西凉铁骑,想必您早有定夺。”

院子里树叶轻摆,空气沉闷潮湿。

“老张啊!凡事都瞒不过你。你可知道,每次征战,双方死伤无数,为何我能在枪林箭雨中幸存下来?”

“是您的无惧无畏和七层锻体。”

“你这马屁拍的可是有些生硬啊,你能不知道吗?哪个活下来的不是靠的运气,而我呢,除了运气以外,还有挡在我前面的弟兄们。年轻时,我认为人定胜天,我敌皆为刍狗。人到五旬知天命,现在才明白一切自有定数。他们三人各有天命,如果命中注定他们难以成才,即便这次逢凶化吉,将来也不好说。”

张千看着曾经叱咤疆场杀敌无数的陆英,一时不知如何回话。

“面对千军万马我不曾胆寒,但是七欲蜒......只能尽人事听天命。”陆英起身向前两步,蹲下来抚摸铺在地上的狼头,若有所思,片刻之后说道:“我有些怀念西凉了。”坐在地上:“孩子们早晚要长大。有朝一日打听到海棠的消息,尽可能的将她带回来。”

外面狂风呼啸,大雨在即。

“我派武侯惇护送三乾,他的实力你是知道的,六层锻体与伯年不相上下,还有那人暗中相助,不论成败,定能保他平安。我更担心的是西凉的弟兄们,不用我说你也能懂。”

“元帅用心良苦了。”张千弯腰躬身,忽然感到曾经屹立在三军前面的巍峨背影苍老了许多,不觉得感叹英雄迟暮。

大雨

倾盆,电闪雷鸣,该来的总归会来。

陆三乾站在他住所的正房檐下,任由雨水打湿衣角:“这次你就不必跟我去了。”

陆全手里的茶壶停在空中,茶盅还未斟满:“为什么?”

“不要问,只管照做。”陆三乾把玩着一根红绳,绳上的玉蛇晶莹剔透栩栩如生,是母亲东月的遗物,海棠离家出走时交给了陆三乾,成为了对她们唯一的念想。

“您真的相信那疯癫之人的话?”滚烫的茶壶捧在陆全手心。

陆三乾深吸一口潮湿的凉气,闭上眼缓缓说道:“我信。”

七月初十,一场秋雨一场凉,这场夏末的惊雷雨足足下了三天三夜,一半的树叶粘在地上,即将化作泥土落叶归根。

柳州的秋天总是来的特别早,雨后的空气足以淘净大部分沉闷。陆三乾早早起床,站在阁楼的窗台深吸一口气,良久之后缓缓呼出。

楼下院子里人乱马嘶,自从东月过世,陆海棠离家之后,家中不再需要女眷,一群大老爷们整理起行装来如同打仗乱成一团。陆三乾迎亲的彩礼由张千一手操办,或许陆白裘更细心一点,但他对彩礼这件事从头到尾就一句话: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不过,有些事,该敷衍还是得敷衍一下。

陆英上奏朝廷请示出关,信里写清了厉害关系,纵使皇帝老儿昏庸、魏忠臣怕陆纵虎归山,见到感染七欲蜒的徐良,在生死存亡面前,总得好生掂量掂量。

张千准备带领单猛、良勇赶往京城,得到梁王批准出关诏书之后飞鸽传书给陆英,然后直接赶往西凉。陆伯年带领其余众将回西凉,陆英在家等张千寄回的出关诏书。

张千临行前找到陆三乾,顺着陆三乾的目光,蔚蓝的天空上盘旋一只雄鹰,羽翼苍劲有力御风俯冲翻腾。

“想要吗?改天我抓一只送你。”

“强扭的瓜虽然解渴,却不甜。”陆三乾目不转睛,似是兴趣非常。

“嗯。我来再确认一遍之前交代的事,顺便道个别。”

陆三乾事无巨细讲解一遍,张千频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