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决战之后(1 / 2)

结束于公元195年七月的黎阳之战,最终以袁绍的失败而告终。虽然这一战中袁绍败得并不是特别惨,在损失了从邺城运过来的大量粮草之后,袁绍也是当机立断,马上准备撤退事宜。

最终袁绍在撤退的过程中虽然也是遭受了秦谊部的追击,但是在麹义和张颌两部殿军的浴血奋战下,袁绍的大部还是得以从黎阳撤走,安全返回了邺城大本营。

不算常山拉锯战,算上在壶关以及颜良部度过黄河后的损失,整个一场黎阳大战,袁绍军一共损失了四万人,相当于袁绍军三分之一的兵力。所以尽管袁绍军主力尚存,后来的史书上还是认定,黎阳之战是一场奠定了秦谊统一河北的胜利。

而就在袁绍军撤退的时候,竟然也是丢给了秦谊一部分书信,其中有一些秦谊治下的各大豪族,甚至还有些朝廷公卿们暗通袁绍的书信。

只是这些书信,秦谊也不敢确定真假,索性仿照历史上曹老板的处理,一把火把这些书信全都给“烧了”,用来安定人心。

其实原件秦谊还留着,交给法正慢慢调查,看看那些是真得那些是假的,并且随时准备收拾其中一些不听话的人——就不许秦谊这边又从袁绍那里搜出来了新的通敌信件吗?

这一仗打完之后,秦谊已经成了北方最大的一股势力,不但站稳了并州和司隶大部分,还将势力延伸到兖州和豫州。

本来秦谊还想趁着大胜的机会,来个宜将剩勇追穷寇,只可惜秦谊这边却是已经不太支持他再打一场大战。

就在打这么一战的时候,从司隶延续到兖州和豫州的灾荒依旧在持续,已经把秦谊的家底全都给打空了,要不是并州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再加上这里因为使用新式农具提升了粮食产量,秦谊这边才勉强坚持下来。

除了粮食不足,秦谊全军上下也是异常疲惫,几个军师都不建议追击袁绍,生怕来个画蛇添足的惨败,到时候秦谊好不容易取得的胜利便要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

袁绍的实力虽然受损,但却还是占据着除去常山国及周边交战区的冀州广阔地盘,另外更是把青州掌握在手里面。

不过袁绍在青州的统治并不牢靠,虽然原先的青州刺史孔融被袁绍给赶走,但是秦谊新任命的青州刺史臧霸可不是一个善茬。在青徐豪强之间威望颇高的臧霸可不好惹,历史上的官渡之战独立为曹老板抵抗袁绍在青州方向的攻势,就像是一个藩镇一样,直到曹丕时代才被削去。

幽州方面,则是公孙瓒一超,外加鲜于辅、阎柔、鲜于银等多强的存在。本来幽州方面会形成一个反对公孙瓒的联盟,把公孙瓒打得落花流水。

但是因为秦谊替刘虞收敛尸身,又打着汉室天子的旗号,竟然把这个对付公孙瓒的联盟给压制住了。这次虽然形成反公孙瓒联盟,但是和公孙瓒的摩擦有限,没有大打出手。

这大半年的战争中,公孙瓒虽然没有出兵,但是他囤积在幽州南端易京的大军,还是牵制了不少袁绍的军队,要不然秦谊在黎阳的日子会更加艰难。

这次反秦谊联盟最大的输家,无疑还是新鲜出炉的仲家帝袁术。在这一战中,袁术军表现得实在太过差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