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阴谋(1)(1 / 2)

重生之隋唐乱 风笑我 2307 字 2021-05-07

李世民即位并没有对民间产生多大影响,但此事对盘踞冀州的赵王李元霸却是一件天大的事。随着大哥建成被诛杀,二哥李世民登基称帝,李元霸明白:二哥下一步要对付的就是自己,从二哥对付大哥的手段来看,自己要生存下去,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反!

贞观元年九月初一,也就是李世民登基后的第四天,李元霸秘密向冀南和冀北军区高层将官颁发了全军备战令。战令中明确指出军区布防应针对大唐驻军分布情况而定,并且要求两军区加大对相邻唐军的监视和侦察力度。同时,李元霸也向北平军区和冀东军区发出命令。其中发向北平军区的命令是要求罗艺做好战备,准备配合朝廷大军征伐东突厥。发向冀东军区的命令却是两份,一份交与朱宪,命朱宪集结军队,随时准备出兵支援北平军区;另一份命令则被秘密传到了冀东军区统领副将军魏云光手上,要求魏云光严密监视朱宪动向,并与朱宪做一定程度的接触,深入了解朱宪,以推断其对冀州起兵抗唐的反应。

远在长安的李世民时刻留意着冀州的动静。在李世民的心目中,他从没有把冀州当成过大唐的一部分,因为他知道四弟李元霸是不会甘心被自己清除的,他当初盘踞冀州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自己、或是建成登基之后凭借自保,甚至对抗朝廷,因此……冀州迟早要反!

不过,李世民却也不太担心。根据与冀州接壤的驻军传回的情报,冀州四军区此时只加强了边界的防御,虽然其间有部队集结的迹象,但是李世民坚信,以李元霸手中不到十万的精锐,再有收伏的各地夏国残余十万,加在一起也不过二十万兵马,这些兵马守冀州都嫌不够,更别说进攻了!因此,冀州虽然迟早要反,但是只要李世民不动手逼迫它,它是绝对不会反的,也就是说此时的主动权在李世民手中。

冀州北平军区罗艺的五万军队,李世民并没有将其视作李元霸一方……罗艺当初降的是大唐,而且李元霸直到此时也没能实际控制北平军区,该处的军、政权还是牢牢掌握在罗艺手中!李世民有一个计划,他打算与罗艺接触,让罗艺真正归附大唐,使其成为大唐卡住冀州咽喉的一只手。只要有这只手在,冀州就永远不可能发展壮大,而李世民也就可以将冀州留到最后来对付,继而从容不迫地解决好当前之急————东突厥。

“让谁去招纳罗艺呢?”此时李世民刚刚登基,手下得力臣子俱都在为稳定局势忙碌着,在急切之间竟然找不到前往北平的合适人选。烦忧之时,已是中书令的房玄龄前来请示对李建成一党中几位大臣的处置方案。就在此时,李世民想到了前往北平的一个人选————原太子洗马魏征!

李世民对于清除建成一党之事早有打算。原太子舍人徐师谟、原中书令封德彝及原太子中充王珪等李建成的死党,应斩草除根,一个都不留下。但朝中一批虽然亲近太子,却对国家一片忠心的臣子,则是李世民设法争取收服的对象。而在这其中,为人耿直,直言敢谏,素为朝中大臣所信服,隐为其中之首的太子洗马魏征更是李世民争取的重中之重。只要李世民能使魏征真心臣服,自然可收得其余臣子。此时李世民既然想要魏征去出使北平,自然更要收服魏征!

素知魏征不畏权势、一心为国,李世民与房玄龄一番商议之后,决定以仁义、英明来折服他。

这日朝会,在议了周边战事和国内政务之后,李世民叫出了魏征直言相责。

“魏征,当初父皇宣旨废黜叛逆李建成,转而立朕为太子的时候,你为何要出言为建成叛行辩护?……难道你认为朕还不如那个整日里花天酒地的叛逆?难道朕没有能力治理国家吗?”李世民喝问道。听得皇上厉声责问,殿中一干忠良臣子都替魏征的性命和前途捏了一把汗。而心恶魏征的一些奸佞小人却是暗自窃喜。魏征却并不惊慌。他来到大殿中央,从容答道:“回陛下,魏征身为臣子自当为其主尽忠……当日微臣以己之愚见供太上皇参考,正是希望太上皇能够看得更广,听得更多,如此方能定出万全的政策,这是尽忠的行为!”

“尽忠?!”李世民作出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大声喝道:“大胆魏征!你身为太子洗马,又出言质疑建成的逆行,你分明为逆党李建成余孽……来人!拿下逆贼魏征,扣押候审!”

还没等侍卫上前,旁边早已准备好的房玄龄疾步上前奏道:“且慢!陛下,暂且听得微臣一言!”

李世民怒容不退,说道:“讲!”

房玄龄恭敬启奏道:“陛下,当年管仲在身为齐桓公之兄公子纠的师傅之时,曾经发箭射伤了桓公,但管仲后来却辅佐齐桓公创立了霸业。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正因管仲所为是臣子本分,并无过错.而魏征所为也是他作臣子的本分,委实无罪啊!”

不愧为饱学鸿儒.房玄龄引用管仲相桓公的典故,暗中劝戒李世民应不计前嫌,当即就引得了一干良臣的附和。李世民故意作出无言以对、恼羞成怒的架势,厉声喝道:“魏征言助叛逆李建成便是有罪!不用多说了,将魏征押下去,打入死牢!”喝罢,李世民起身拂袖而去。

几日后,正当魏征在牢中思量怎样书写遗书之时,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御驾来到了死牢。

李世民一到牢内,就吩咐狱卒送来钥匙,他不顾魏征的极力反对,亲自弯腰为魏征打开了脚镣。牵着魏征的手,李世民和魏征相携步出了死牢。

“魏卿家,委屈你了!这几日朕每晚都在思量,……爱卿出言中肯,一心为国,尽足了做臣子的本分,实是我大唐国之栋梁。那日是朕之错,朕错怪你了!”李世民眼中满是真诚,紧紧握住了魏征的手,当真是言情并茂。看着李世民黑黑的眼袋(休息不好是肯定的,但却不一定是为了魏征之事吧?),魏征眼眶蓄泪,感动的不知说什么才好。李世民看看已经初见成效,立即趁热打铁:“爱卿,朕准备任你为谏议大夫,专职为朕纳言纠错。你可要时时提醒朕记得百姓和国家,任贤举良,为我大唐开创不世基业!”

魏征感激涕零,热泪盈眶。

情不自禁之下,魏征跪倒在地,叩首高呼:“皇上英明!…臣当辅佐圣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世民连忙上前扶起魏征,脸上露出了笑容。

……

贞观元年九月十五,谏议大夫魏征奉旨出京巡察大唐各州县的政务。这次预计将耗时半年的巡察将以北方灵州为第一站,继而南下经大唐西部的凉州、兰州,再东行经大唐南部的益州、柳州、泉州,最后再折向北上经扬州进入最后一站————冀州地区。

民以食为天。

若老百姓吃不上饭,那就必然会导致社会动荡。李元霸发现粮价的不正常后,立即就派遣凌敬对粮食市场作了一番调查。之后,李元霸召集几位心腹臣子进行了紧急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