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造势(1)(1 / 2)

重生之隋唐乱 风笑我 2575 字 2021-05-07

华纪十四年十一月,这是让大赵的贪赃枉法者胆颤心惊的一个月……河南道执政使刘凤阳、监察使张士卿,河南、山南东两道抚军刘尧,河南道宋州刺史刘罕松、宋州监察队长佟碧山五人先后被处以大赵立国以来从未使用过的极刑————腰斩!

天已转寒,朔风凌厉。

这天判了宋州刺史刘罕松与监察队长佟碧山斩立决,武帝李元霸大步跨出官署,来到刺史府大门前,立定,回转身子面向大门,面色肃然。

眼前几级高高的台阶上正是刺史府大门,门上正中高悬着政务部总管凌敬专为各官署统一书写的牌匾,上有四个大字————为国为民!

目光穿过大门后的露天大院可以见到大开的中门,中门之后,便是刺史大人处理政务的大堂了!大堂正上方悬挂书有“公正廉明”四字的木匾,木匾之下,刷以红漆的大椅和公案红得发亮,以致于让李元霸觉得它们在发散着幽幽的寒光。

此时,远处传来声声惨叫,行刑了!听着惨叫声,再望望那“为国为民”、那“公正廉明”的牌匾,李元霸无语。

伫立良久,忽地,武帝大喝一声:“来人!呈上笔墨!”

笔来,纸来,武帝李元霸挥毫写下:

欺世人便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百姓即是负国,何忍负之!

写罢,武帝弃手中狼毫于地,侧身仰天长叹……天下为官者,可知何谓“官”?

……

※※※※※※※※※※※※※※※※

华纪十五年六月,在过去的短短半年时间里,大赵全国掀起了清肃贪官污吏的,此次执法者由大赵国家安全部和军部相互监督担当。而在主要针对监察部、政务部、民部官员进行清查的同时,军部和国安部也进行了内部自查。

此时全国的驻军都处于战备之下,特别是冀东、北平军区,以往每月演练一次的引火球抛射,如今每十日就有一次小规模的演习。

各大军区的统领将军们因此有些紧张,但更多的却是兴奋…好些年没有作战了!无数在战争中走出的将领们正逐渐步入暮年。谁说只有美人的迟暮才是最为痛苦的?英雄在迟暮时一样的难受!想想,昔日使得出神入化的兵器再不能随意挥舞自如……想想,陪伴自己多年的战马已经老迈或是死去……看看,自己的两鬓已经变得花白……摸摸,身上那原本结实的肌肉竟然有些松弛……战备刺激着将军们,将军们渴望着战争,因为,只有在战争中他们才能找到昔日叱诧风云的自己!

可是,将军们很失望,耗时半年的全国整风虽然清查、处决了各部、甚至包括军部的文武官员无数,却没有出现意料中的叛乱!……将军们很是沮丧,在他们看来,繁华、富裕的生活使无数官吏腐化堕落,同时也使得这些人丧失了抗争反叛的勇气。

正如将军们所想,贪官污吏们丧失了反叛的勇气,但是,这只是那些胸无大志的官吏,真正能翻起大浪的人在此时选择了隐伏……

洪修平很早就察觉到了朝廷针对他的调查,他十分明智地选择了隐忍。他心中很是清楚,就算室韦驻军统领与自己联手,但区区五万驻军哪能与大赵强大的军队相抗?更何况军部如今内查严厉,室韦驻军根本无法有所异动!就是暗中培训的那五百死士,洪修平如今也不敢轻易与其接触。洪修平此时的感觉就正如武帝李元霸所说……“手中没有军权的政客要争权夺势,只不过是一般无聊的人在白日做梦而已!”

洪修平有着与武帝相同的看法,可同时他也认为,既然自己手中无强大的军权足以起兵,那就只好借势……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多的是两手空空、白手起家的!他们凭的什么?凭的就是借势,借天下大势!大势所趋,你想不成就事业都不行!

现在洪修平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因清污肃贪掀起的大势借为己用!

……

由于洪修平选择了隐忍,军部和国安部对他的暗查也就越发艰难。此人颇有智慧,与驻军将领和监察官员的勾结往来俱是由其心腹董羽奔走,但就在去年朝廷对其展开调查之前,那董羽却神秘的失踪了,想来,是被灭口了罢!

暗查的官员无法从洪修平与当地驻军、监察队的勾结上找到突破,于是便把视线转向了洪修平私养军队之上。

据三道抚军柴绍密奏:疑洪修平勾结民间商人私下贩运货物,收入所得疑似用之供养编外军队。

于是,调查的官员避开了洪修平,将目标定在了东北地区的商人身上。而要查东北的商务往来,首先要查的就是辽东营州金家庄!

……

华纪十五年六月十七,这日,辽东金家庄显得很是异常。其庄门大开,大庄主金成淇与二庄主崔克兴早早就守候在庄门前。金成淇这个人可是十分有头脑,他虽然出身于马贼,可却知道在刀头上舐血,终归不免会在刀下身亡,所以他洗白了自己和属下专心做起生意来,终成了富豪。

在金成淇与崔克兴身旁,还有大赵商务司驻金家庄的几位高级官员。即便此时艳阳高照,可这几位在东北商界影响巨大的人物仍是恭谨地站立着。往来的商人们见此情形,俱都判断有重要的人物要来此地……只不知是大商家,还是朝廷要员?

虽然不论是大商家还是朝廷要员前来,与普通的商人都不会有太大的干系,可精明的商人们总是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商机,于是,就在酷日当空中,不少的商人都陪着金家庄的庄主们在烈日下静候,企图得到第一手的情报,从中觅得商机。

午时,有两名身着黑色军服的风旅近卫军士卒快马来到,在与金家两位庄主交谈几句之后迅速自来路返回。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至少在一千风旅近卫铁骑的护卫下,三辆豪华的马车缓缓行到。

金成淇、崔克兴,以及几位官员立即恭敬跪迎,其护卫人等也随之跪下。那些本在周围等着看热闹的赵国商人们,此时也看清楚了马车前一队骑士高举着镶有红边的金龙大旗————这可是象征太子亲临的大旗!大赵商人们慌不迭地随着金家庄两位庄主跪下,齐声高呼:“恭迎太子殿下!”

而众多从海外来到的商人俱都惊骇,他们可万万没有想到,大赵天朝的太子殿下竟然会来到这偏远之地!

这些海外商人中不乏有加入了大赵国籍的人,他们也立即随众跪下高呼,而那些它国国籍者则垂手恭立以迎贵宾。

三辆马车毫不停留,从庄门直驶了进去,在场之人并没有被轻视的感觉,大多数人心中都只有兴奋和欢愉……实在没有想到,竟然有幸能在此见到太子殿下的御驾!而其中少数人心中却是充满疑惑:太子前来作甚么?莫非,与朝廷正在进行的“整风”有关?

太子今年已经十三岁了,此次金家庄之行是奉武帝之命前来。

一个月前,监察部与国安部先后向武帝李元霸上奏,打算自商务方面寻得清查洪修平的突破口。接到奏折,李元霸与徐世勣等几位心腹臣子一番商议之后,便决定了让儿子来主持此次的清查……是时候该让太子试着着手处置政务了!

于是,便有了太子以游历为掩饰,前来金家庄调查历年来与洪修平有关的商贸活动。

待得马车一过,金成淇等人便一路小跑跟随马车穿过金家庄宽阔的街道,来到了金家巨宅大门前,近卫军将士则迅速布防。之后,自第一辆马车中走出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他一见到金成淇,便将双臂张开,笑容满面:“老金,咱们又见面了,来,帮我看看这把老骨头,是不是还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