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追查“伯陵防线”的附属计划(1 / 2)

权力对峙 嫩寒锁梦 1021 字 2021-05-07

保安团是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是作为警察力量的重要补充而设立的。早在北洋军阀时期既有,保卫团由县长监督管理,地方豪绅富商任协办,在县设团部,其职责是辅助军警维持地方治安,经费由地方自筹筹款。平时由县长直接管理,保安团的最高指挥机关为省党部的保安司令部。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准备打内战,加强了地方武装的力量,到了民国6年,即1947年,也是邓若鸿当团长那一年,w县保安团下设两个大队,大队辖中队,中队又辖分队,共100余人,配备轻机枪6挺,步枪950支,重机枪4挺,迫击炮4门。这装备比起一个八路军的主力团来,火力丝毫不弱。

w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史上是南方军事重镇,因而除了保安团、警察局等地方武装外,还驻扎着国民党正规军一个师,这个师编制上虽属于丙等师,仅两个团,可一个团的实力远在保安团之上。

剿匪有正规军,维护治安秩序有警察局,保安团养尊处优,平时仅是负责培训全县18至45岁的青壮年的事务,类此闲差肥缺,让多少人眼红心馋,可邓家有钱有势,社会关系硬得很,连县长都要看着邓父的脸色行事,何况邓若鸿毕竟是军校毕业的,牌子亮,所以这个团长的位置非他莫属。

正是借着培训之名,无人注意也无人怀疑,邓若鸿教王雁在真武堂设了一个联络站,他暗里将情报、武器、粮食、药品等源源不断地送到鹰峰游击队的手中。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条秘密的重要补给线,又有鹰峰、八爪山的天屏保障,故鹰峰游击队的发展日益壮大。

虽然国民党丙等师根据“猫头鹰”提供的情报,重创了共产党在w县其他的武装力量,可对鹰峰地区的游击队就是奈何不了,最后,把这一烫手山芋丢给了保安团。

一个正规师都剿灭不了,一个保安团能上阵吗可邓若鸿不敢推辞,怕的是若拒绝,国军就会调来乙等师甲等师,这可能会使鹰峰游击队遇上灭顶之灾。他是军人,知道甲等师乙等师的厉害,即使游击队是钻地鼠穿山鼠,他们也会用猛烈的炮火削平这块山地,故他请示中共社会部南方分部并征得同意,慷慨激昂地接受了国民党保安司令部交代的剿“匪"任务。

出征之前,邓若鸿杀了一些被捕的共产党和游击队员,祭旗誓师,为此,国民党报纸大吹大擂,称他是斗士、党国的栋梁,而中共w县委及游击队则恨之入骨,骂他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事实上,这些人已经叛变革命,供出了地下党和游击队的秘密,他得知后,恨得咬牙切齿,欲除之为快,正好借出师的机会,快刀斩乱麻,枪决了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