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 / 2)

权力对峙 嫩寒锁梦 1068 字 2021-05-07

阎立军举这个例子,未免牵强附会,乍听起来倒也有几分道理,即使有口服而心不服的,自然知道这只不过是过过场子罢了,言多无益,惹恼了阎立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因而整个会场上,海之蓝成了孤家寡人,尽管他据理力争,一再强调公平竞争的重要性,以免给司法公正、政府的公信力带来负面的影响。然而,书记的话就是圣旨,一槌定音,顾钧儒拿走了那块地皮。

敬老院落成后,精明的顾钧儒又请来新闻媒体大力渲染,吹捧阎立军身为人民公仆,心系百姓,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名不用沽,誉不用钓,确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善举,政绩薄上多了一道杠杠,故阎立军尽管不是飘飘然,也觉得心安理得。

随着楼盘第三、第四期工程的上马,顾钧儒等人一方面故意加大工地的噪音分贝,吵得老人们心神不宁,一方面暗里给老人们施与小恩小惠,怂恿搬迁到静谧而安全的地方,并承诺搬迁后,可以享受空调套间的待遇,娱乐场所一应俱全。心地善良的老人们及其家属哪里知道这些商人的别有用心纷纷向市政府上书建言,强烈要求搬迁。

阎立军、海之蓝等人被纠缠不过,也考虑到敬老院建在市中心确实不妥,一则车辆频繁不安全,另则噪音繁杂,不利于老人们的身心健康,故多次约见顾钧儒,协商搬迁事宜,可顾钧儒佯装面露难色,叹说建得好好的,拆迁实在可惜,若搬到别的地方又要投入资金,现在资金周转困难,再说地皮也难找到。说来说去,就是地皮和钱的问题,经过多轮协商,市政府终于作出让步,拨出公园后面的那块空地由抡元集团承建敬老院,资金问题由政府担保、抡元集团申请向银行贷款解决,还贷及利息由抡元集团担责。

人的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当金元宝砸在顾钧儒的头上时,他并没有发懵,因为事情的变化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乾坤大转移,叶帅这“空手套白狼”的招数形似简约、拙笨,却是出神入化,招招制敌。至此可以说,尘埃落定,顾钧儒成了a市这次招商引资中最大的受益者。至于他和阎立军等人是否有暗中的交易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外面流言蜚语满天飞。

海之蓝和阎立军真正交恶是在敬老院搬走之后,原来公园后面那块地环境幽美,交通方便,有一条通道直至公园,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按原计划是划分给老干部购买的,而海之蓝认为,老干部有老干院,单位宿舍,死后有公墓,占用这些地,无非是作为私人财产赠予子孙后代,这种化公为私的行为不足取,若办起敬老院,没有家属的老干部一样可以享受这一疗养的福利。阎立军听后虽然有所顾虑,可眼前敬老院老人们闹得凶,万一捅到媒体那边去,自己岂不是钻入风箱里两头受气所以他想了想,最后还是顶住压力,把这块地皮划给了敬老院。

这一来就炸锅了,这些老干部在这个穷乡僻壤奋斗了一生,沾不了多少腥气荤味,现在城市搞开发了,原指望政府能拔用这一块廉价地皮作为个人的不动产,安慰一下自己和家里人,想不到叼在嘴里的肥肉却掉入狐狸的嘴里,怎不气得他们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他们恃着老资格,自认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政府对他们不能这样刻薄无情,所以他们天天闹,打出横匾或标语声讨阎立军等人官商勾结,鱼肉百性,甚至联名向省检委检举,要求调查阎立军。一时,阎立军站在风口浪尖上。

领导找阎立军谈过话,纪委找阎立军谈过话,虽然谈话没有下文,调查没有下文,但阎立军也深深地陷入烦躁、恼怒之中。这时,有人进谗言,说海之蓝经常出入老干局,这些老干部有可能是在他的鼓动和撺辍下起来闹事。本来两人就尿不到一壶里去,被激怒成象一头发威的狮子的阎立军一时昏了头,也认定这是海之蓝暗中搞的鬼,故不辨菽麦,把邪火都发泄在海之蓝的头上。

一旦打开了局面,招商引资这一扇窗口就成了南风窗,自然而然地,海之蓝的位子不可同日而语,在别人的眼里看来,他经常和珠光宝气的商人混在一起,下广东,去香港等地,着实令人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