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7】蒙古铁骑莫与争(中)(1 / 2)

迦衣传 三圣公子 1350 字 2021-05-23

张丙丁的爷爷张宪为岳武穆最得力虎将,当年岳武穆发愿“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帝”。其时,岳家军力战金军,几乎百战百胜,是一支令金人闻风丧胆的劲旅,由是金人叹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然而奸相秦桧当时权倾朝野,极力主张同金人议和。不唯如此,当时的大宋自来重文轻武,“议和”自然比“亮剑”更符合当权者的愿望。最为核心的是,一旦岳武穆果真将徽钦二帝迎回,那么宋高宗将置身何处?

这点,或许是作为大将岳武穆忽略的核心之核心——尽管对国家的赤胆忠心可昭日月,然对当时最高统治者政治意图不理解。

是啊,普天之下,谁没有“帝王梦”?谁不愿意位尊九五,坐拥天下?

“二帝”虽然是高宗的亲父兄,但如果他们被迎还,自己的皇位肯定不能保全了。换言之,赵构乃因金人虏走“二帝”,自己方始窃据天下!

自然,岳武穆的愿望威胁到了自己的帝王梦。

那么,岳武穆必死不可。

作为皇帝,也自然不愿意留下千古骂名,因为他深知岳武穆乃当世第一忠臣。

如果说当时南宋还有忠臣的话,岳武穆排第二,没人敢自诩“第一”。

这时,秦桧建功的时机到了——莫须有,武穆亡。

▲▲▲▲▲▲

作恶的人,往往因不安于心而喜好妄生“株连”之心。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武穆后,自是害怕他的下属挟嫌报复,于是网罗各种罪名陷害张宪,并严刑拷打,致令其体无完肤,最终张宪还是宁死不屈。无奈之下,秦桧党羽亲自替写供词,将张宪残忍杀害。

随即,张宪家人遭到流放处置。当时张宪之孙张丙丁年仅三岁。

管家念其主忠义,不忍全家在流放途中亡故,是以用自己年岁相仿的孩子把张丙丁换了出来,然后带着张丙丁一路逃亡,先时在西夏隐居,后来西夏为蒙古袭扰,国内不宁,无奈之下继续西进来到大辽国境。

大辽乃契丹人后裔,无论相貌言谈文字皆与大宋不同,是以管家不敢光明正大在此生活,只能游走于西夏蒙古大辽的边境上生活。

三国边境虽然无有战事,但也一无农耕二无商贸,根本无法生活。无奈之下,管家带领年幼的张丙丁加入了当时的山贼队伍。不想,张丙丁究竟乃将门之后,大有先祖遗风,于一群山贼草寇之中自是犹如凤凰掉进乌鸦群!

及至张丙丁七岁时,管家将其家事悉数告知张丙丁,然后于一场大病中自刎身故。

后来,张丙丁方才明白,管家之所以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自是无奈于事身山贼,有辱祖先。

这也是张丙丁一辈子不知道管家姓甚名谁的缘由。

迦衣听到这里,不禁感叹:想我大宋自是不乏英雄豪杰,只可惜……可惜先帝爷爷忠奸不明啊!

话落,张丙丁登时感今怀昔,不由涕泪双流,哽咽道:殿下明鉴!

欧阳笙不曾经历家破人亡的惨事,自是无法理解张丙丁此时此刻的情愫,却亦心惊于张丙丁乃堂堂男子汉,却在如此之多手下面前落泪!

欧阳笙相信,张丙丁必是到了真正伤心之时,否则那断珠似的泪花如何便一倾而下!

欧阳笙:张大哥,迦衣兄……迦衣殿下在此,你心中有冤屈有诉求,尽可向殿下言明,日后也可昭雪啊!

张丙丁朝欧阳笙感激地点点头,继而陷入回忆。

自管家死后,张丙丁其时尚幼,在那群穷凶极恶的山贼中自此无依无靠。然管家亦曾教导张丙丁,必须想法子亲近贼首,而后拜其为义父。

唯有如此,方可出头。

否则,出头即死。

那时,张丙丁并不理解管家的良苦用心和见地深远,却对此深信不疑。

因为数百山贼之中,唯有管家和自己肤色、相貌、语言尽皆相同,而其余贼众则聚合了蒙古、大辽、西夏、吐蕃甚至萨满等各种彪悍亡命之徒。

自然,张丙丁得到了贼首的垂青。

不然,他或许不能顺利长大。

自然,张丙丁顺利继承了贼首义父的位置。

不然,后来者断然不可能居上。

至少,他那时尚且稚嫩,无有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