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又骂人了(1 / 2)

机器人二毛 项洋 3176 字 2021-06-01

电瓶没电了怎么办?项洋让二毛自己找插座充电。而且插头有两个(分别是两插片和三插片的)!分别藏在二毛的左右大腿里。比如找到有三个插片的电源插座,二毛就靠上去,自己用三爪手,掏出左腿里的三扁插头塞进去。然后缩成一团等着。充电器是项洋自己设计的,因为市场买的怕质量不好,引起火灾就麻烦了。充电器的输入是220伏交流(或者380伏交流也可以);输出14伏直流给二毛用的汽车电瓶充电,电流大约50到100安培。充电器开始慢充电(电流5安培),然后在3秒内逐渐增加到100安培,这是为了避免打火(搞电的人懂的)。而且插头用不了三个月就要换(可能插头变黑,接触不良)。

自己会充电的二毛很快学会了爬楼梯。现在上下楼梯或者上坡都超级溜。比人快。只要有电!

总重量?40-50公斤!比毛毛还重。毛毛拖不动了。

为了省电,下坡要会滑坡!会说话了,自己可以坐公共汽车的。精疲力尽的项洋梦里也想着他的二毛。

---------------

项洋家的小区,如今已经是二毛的领地了。

只要是二毛路过的地方,二毛来回行走自由。靠近小区大门的小卖店王阿姨知道。

因为辰辰也会支二毛去买点什么。这不,二毛来了!在小卖店门口等着,前面的男孩买根雪糕,离开柜台,站在旁边看着二毛。二毛咕噜咕噜走上前,两只手,打开一个大塑料盒子,王阿姨拿起纸条,念叨:“一瓶生抽(要海天牌的),两包井盐或者海盐,中盐牌的”。盘子里还放着20元。

王阿姨做完这笔生意,冲着后面喊:“老张,机器人又来买东西了。”老张没答应,冲出来个小女孩:“在哪里?”

“那不是,咕噜咕噜的。”因为小区的路,一部分是用小石子铺的,因此二毛的轮子总是咕噜咕噜地响。

小区大门口旁边,一楼有一个门,里面是居委会办公用的。周书记(女)这段时间听到小区有的业主反映说,四楼402家买了一个机器人,噪声很大,楼道经常咕噜咕噜响。还听到楼下的居民反映,经常半夜有动静。太扰民了。周书记决定,今天(周末)去项洋家沟通一下。

上午11点,周书记安排新来的实习小妹值班,自己去访项家。

出了电梯,按了门铃,不一会,门开了,“请问您有什么事?”,嗡嗡的机器说话声!听声音周书记吓了一跳!定定神,低头看见085米高的二毛。一时说不出话了。愣了几秒,问:“你是谁呀?”

可是回答还是:“请问您有什么事?”“哦,我找项先生!”

二毛略琢磨下,不懂!“请等一下!”嗡嗡地说,这句是默认的答复。然后里面手机铃声响了。同时项洋也出来了(刚才故意等一会观察观察),热情地请周书记进来坐。

周书记坐下说:“不必客气,您先接电话”(因为刚才听见里面手机铃声响了)。

没有电话,项洋说:“啊,刚才是二毛打的”。

周书记想了想:“您家有两个孩子?”

项洋明白周书记误会了。解释说:“二毛就是这个机器人。它不管有什么事,搞不懂时,都要拨电话给我。刚才您来了,二毛不知道怎么办,又打电话给我。”

周书记惊讶了:“你家的机器人这么厉害?进口的吧?”

项洋一时也解释不清楚,说:“有些材料是进口的。”

这是辰辰从厨房出来了:“周书记您好!”

周书记连忙说:“项太太你好!我这次来打扰,是因为…。”

一会就谈完了。周书记走了,带着惊讶和满意走了。

虽然这个机器人有点“鬼”,但是项先生两口子答应尽量不扰民。

一家人吃午饭的时候,辰辰对项洋说:“晚上把二毛的电断掉,免得它动!”(辰辰晚上最不喜欢二毛有电。因为很早以前,有一次两口子刚进被窝,二毛从床底下爬出来了!从此每次上床之前,辰辰都要看好二毛在哪个旮旯猫着)。

毛毛反对:“告诉二毛少动就可以了吧?”毛毛是对爸爸说的。

项洋把二毛喊过来(遥控器按白色“集合”按钮)。二毛咕噜咕噜过来,静静地等着。过一会(3秒),二毛说:“请问您有什么事?”

哈哈!哈哈哈哈!一家人大笑不停。

让二毛说话,是通过预先选择10个设定场景,再选择10音频,对应发声。

比如,遇见生人(家里人的声音二毛比较得出来,因此二毛可以准确判定生人),距离3米以内,在家里二毛会说:“请问您有什么事?”在外面二毛会说:“请问您找谁?”。只会这两句。

如果对方回答了,不论说的是什么,目前二毛都没辙,只能说:“请等一下!”然后,可能会打电话给项洋(项洋还算出于与二毛的热恋期,还没烦)。

先解决“扰民”的问题。项洋改变软件。从此二毛晚上(20:30-6:30)不学习了(以前晚上黑灯瞎火的时候,好学生二毛也会学习的)。

怎么让二毛学会说话呢?项洋研究了很久。

冬去春来,转眼是2011年的春天了。春天花自会开,二毛不会说话。

项洋决定,设定场景不行的。先让二毛表达它自己的意图(自言自语)!

比如,二毛要充电,让它说:“要充电了,插座在哪里呢?”找到插座,就说:“啊哈,这里有!”

每说一句话,让它收集语音反馈。比如,项爸爸说:“那个插座不能用,你蹲在那里碍事。”它就要根据爸爸语音,判断反馈的意思是什么。怎么判断呢?项爸爸又想了半天。

有了,二毛自己说的话,在存储器里,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音频,它也可以根据爸爸的回答音频转成的二进制代码与它自己说的话的二进制代码进行大概的比较。

比如它说:“要充电了,插座在这里呢。”然后项洋爸爸说:“那个插座不能用,你蹲在那里碍事。”比较之后,问题与反馈同时有关节词“插座”,说明反馈的确是对二毛自己问题的答复(这说明问答相关。如果这个时候,同时有辰辰在喊:“毛毛去学习!”而毛毛回答:“等一会,游戏快结束了!”辰辰和毛毛的插言与二毛的问题都不相关,就是关节词“插座”没有出现)。

ok!项洋有灵感了。基础是转成二进制代码的音频信号的“关节词”提取,然后是问答的相关性的大概比较,再判断下一步的动作是“可以”,还是“找另外一个插座”。如果是找另外一个插座。情景发展继续!

如果二毛面对一个陌生的场景呢?同样,通过问题二进制代码的音频信号的“关节词”提取,然后是确认回答…。再次得到确认响应之后,根据问答的相关比较,再判断下一步的动作。

比如,二毛被一个男孩拦截了,男孩惊奇地大叫:“啊哈!”二毛回答:“啊哈?您要干什么?”男孩回答:“不让你过!”二毛琢磨什么是“过”,明白了,就绕个弯吧。或者强行过去(将来长大的事)。

从此,楼上楼下晚上觉得安静了,二毛晚上“睡觉”(晚上项洋不让二毛使用汽车电瓶用电,因此二毛动不了,但是可以想问题。)

但是白天小区更热闹了,白天二毛在小区的小草坪一带,与小孩子们玩耍,每个孩子都喜欢二毛。因为二毛咿呀学语。到处可以听见机器的嗡嗡声和孩子的儿语:“您要干什么?”“跟你玩!”“什么是玩?”“哈哈,你是个笨蛋!”“什么是笨蛋?”“哈哈哈哈哈…。”

二毛收集了无数个儿语词:“笨蛋”、“啊哈”、“老奇怪额”、“小赤佬”、“十三点”、“憨比昂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goodboy!”、“byebye”……

---------------

周末。居委会周书记又来了。不止她一个人,还带来两个人,其中一位还是社区民警!

辰辰有些紧张。早就听见一些风言风语,早上已经喊项洋将二毛藏起来了(就在次卫的浴盆旁边蹲着)。

稍微客气之后,周书记开门见山:“我们是来了解情况,说不定还要用你们家的机器人帮忙呢!”

辰辰立刻高兴了!但是项洋犹豫地问:“那个玩具能干什么呢?”

周书记说:“能帮忙啊!咱们小区有个机器人,在外面已经出名了!有些外面小区的家长,领着孩子专门来看你们二毛,听二毛说话呀。我们正在准备今年的庆国庆活动,每个小区都准备个什么节目呢。有人提议,咱们小区组织小朋友跳个舞,再让二毛亮个相,表演点什么…额。”

“是呀,”辰辰接口说:“我们二毛可以拿个国旗,举的高高的,喊个口号什么,也行的!”

项洋支支吾吾地说:“可是我们二毛样子不雅观吧…,”旁边辰辰接过来说:“衣服也没有哦…。”

旁边的实习小妹说:“没关系的,我们可以给机器做个套子的,像服装一样。”

旁边的民警咳嗽一声,说:“但是,说什么话,要研究研究。我们最近听群众反映,你们家的,额,’二毛’,说的话,有时有点不检点哦。比如,’笨蛋’,’小赤佬’,有时叫’汪汪’,或者’嗷呜’,有的小孩子有点怕了。”

另外,实习小妹也说,小孩子不敢靠机器人太近。大家说,靠近了它就会“汪汪”地吓人。像小狗一样!

啊!项洋有点明白了:“大概,二毛跟孩子们玩,学了一些新词。”

辰辰也明白了:“肯定是小孩子用这些话骂二毛,二毛学会了!上次二毛的电池差点被人偷去,所以二毛怕人靠近它卸它的电池,所以它要汪汪地叫!”

民警更好奇了!“你们家的机器人会学骂人?还会吓唬人?”

实习小妹说:“呀,怪不得,小孩子说,离开远点,你们家的机器人不叫的!”

民警摆摆手:“能不能让你们家的二毛出来看看?”

“可以呀!”辰辰喊:“二毛出来!”

二毛最怕辰辰了(辰辰让项洋给二毛装了一个隐秘的开关控制电瓶,二毛自己抠不到的。只要辰辰生气,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就断二毛蓄电池的电,二毛就不能动了)。辰辰一喊,二毛咕噜咕噜来了!

三个客人盯着二毛,二毛早看明白了。它的超声波,能透过衣服扫描整个人体轮廓,就像看裸体一样!三个生人,两种类型(两个女的,一个男的)!看见生人,二毛嗡嗡地说“请问您找谁?”(标配欢迎词!)

三个人大乐,民警说:“找你!”

“我是二毛!”

“知道,你姓什么?”

“什么是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