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祭奠(1 / 2)

果然如祁云秋所预料的那样,不多久,便有人提出,穆贤妃诞育二皇子,于皇家有功,理应请封。

将此事挑到台面上的,既不是穆家人,也不是穆家在军中的那些下属,而是朝中的文臣。

看上去,穆家很快就在京中站稳了脚跟,该掌握的都掌握了,而且手伸得很长,不少文官如今都听穆家的话——在穆家的指使之下,甘当先锋,去试探皇上的意思。

皇上萧怀瑾不置可否,运了个“拖”字诀。

穆家指使的文臣闹不清皇上的意思,便在朝堂上逼问皇上,到底晋不晋当今贤妃为贵妃。

这个问题,好多人都想知道答案。亲近穆家的,自然急切;远着穆家的,也希望能知道个因果。

岂料萧怀瑾在大朝会上面露不虞之色,什么都没说,拂袖而去。荣永年见状不对,匆匆对下头的臣子说了一句,“且得等贵妃娘娘的忌日过去了再说啊!”

荣永年给了众臣一点点提示,匆匆遁走。

众人恍然——先贵妃娘娘过世已经有五年了,可是皇上依旧惦着,尤其是,每年这个时候,无论是宫外寺院,还是宫中瑶光殿里,都会有祭礼祭奠早逝的左贵妃。

若是穆家在此刻继续咄咄相逼,那便太不近人情了吧!

而宫里,舒望晴也对自己祭奠自己这件事情,感到十分的诡异。

早年间瑶光殿一直空着,直到贵妃忌日的那一天,才会大开宫门,由皇上亲自主祭,自皇后以下,宫中嫔妃大多会亲自过来送上祭礼,并且在贵妃灵前上一炷香。

可是今年舒望晴搬到了瑶光殿里。

她的躯壳之下,原本就是左寒云的灵魂。

若是在瑶光殿的正殿里郑重其事地祭奠自己,未免有点太奇怪了。

于是,舒望晴特地知会了萧怀瑾,将左贵妃的主祭移到了宫外相国寺里。在瑶光殿则特地腾了一间常年空着的偏殿出来,方便宫内的女眷们向左寒云致祭。

可是舒望晴也得出面招呼前来致祭的众嫔妃。

因皇上看重先左贵妃的缘故,前来致祭的人络绎不绝。

甚至好些在当年左贵妃过世之后才进宫的妃嫔也过来了。好些人过来致祭的目的,并不当真是为了向逝者表达敬意,而是过来求左贵妃娘娘,既然同是宫里的姐妹们,那么便求左娘娘在天有灵,发发善心,保佑她们,也能像她昔年那样得宠。

这些话被舒望晴无意中听见,她的心情登时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可舒望晴偏又离不开,因此眼看着众人装模作样、各怀目的地祭奠左寒云,舒望晴在一旁,实在尴尬无比。

众嫔妃来来去去,到了晌午之前,穆贤妃来了。

她在身边宫女的搀扶之下,亲自用香花水净了手,才来到左寒云的灵位跟前,将上好的檀香点燃了,恭敬地拜了拜,将线香插在灵位跟前的三足香炉里。

舒望晴见她口中喃喃地说着什么,倒是很有兴趣想听这位贤妃娘娘想对昔年的自己说些什么。

她曾经一度怀疑穆贤妃与当年自己在宫中遇害有关,毕竟左氏覆亡就是穆家在背后下的黑手。

可是后来韶雁菡在临死前的一刻曾经提及,当年左寒云出事的时候,贤妃刚刚入宫未久,还未培植起自己的势力,即便有心想要害左寒云,恐怕也还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