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们赚翻了(1 / 2)

五行魔厨 柳叶过河 2302 字 2021-07-25

紫竹小院的宴会如期举行。门口两个大花篮,两条横幅迎风招展,一个上书:祝贺镇妖城浩然书院卫三先生金丹大成。另一个写着:预祝镇妖城浩然书院无缺道友文会夺魁。

从上午开始,就陆续有书院修士前来。刚到此处的众人立刻就被墙上挂着的各种东坡居士的各种诗词惊呆了,忍不住品评一番,议论纷纷。同时惊讶于镇妖城中居然有如此一个风雅去处而不自知。

“徒儿你看,为师以为《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极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让我想起了老夫当年,也就如你现在这般年纪和族中长辈出猎的时光啊,时光过得很快,一晃就老了。

“老师,这首诗气势磅礴,只是有几处不太懂,这冯唐是谁,还有这西北望、射天狼的天狼又是?”。

“去去去,这个为师也不知,一会你自己问问那位小诗仙好了,或者问问你那位无缺师兄,你要是不怕麻烦的话。”老儒一笑置之。

“啊,不错,这确是无缺师兄的笔迹。不过还是算了,师兄人家正忙着。”年轻学子一脸苦笑。这位师兄人是极好的,待这些师弟们也和善,只是这口齿直接劝退。

“是啊,真不知子不语那家伙是怎么想的?昨天刚搞出那么大动静,房子都让老轩辕给拆了,偏偏又惹出好大一场官司,而今这个召

集人自己迟迟不现身,把这个口吃弟子推出来顶缸,真是耻为人师。”

弟子重重点头表示认同,果然,顺着两人目光望去,路无缺带着两个书院的年轻弟子正站在门口,居然是接待组的负责人。

这名弟子想到什么,问老师到底是什么官司。心说拆房子那么轰轰烈烈,自然书院人尽皆知,可是什么官司啥的他一个年轻弟子就毫不知情了。

“少打听,总之少招惹那个为老不尊的家伙。对了,你需要炼制灵丹的话可以直接去找轩辕大师,这家伙现在收费可便宜的很啊。哈哈。”

“李学兄,你看这缥缈孤鸿影和寂寞沙洲冷两句,是不是像极了我们上次去的白鹭洲见到的那只孤鸿。”

“嗯,不错,妙哉啊妙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耄耋老儒小声读着然后黯然垂泪。

“师父,您、您怎么了。”身边弟子惊奇的问。

“没事,为师想你师娘了。”老人擦了擦眼泪说道。

啊?师娘不是在京城书院教书吗?弟子大为不解的问道。

“是你之前的那个师娘,你没见过的。可惜已经死了,都怪那该死的子不言。”老者悲愤不已。

啊!!!???

这名弟子的八卦之心顿起,心说之前还有个师娘的吗?所以现在这个是后到一起的?那之前师娘的死和子师叔又有什

么关系?

哼,不管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爱恨纠葛,就用我的调查和推理破开重重迷雾,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吧。很明显,这名弟子虽身在书院,却有着当捕快、破大案的梦想。

还是先从老师这里套话,弟子眼睛转了转,转身倒了一杯桌上的灵茶,恭敬地递给师父。借着墙上诗,开解道:“老师,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再说你现在和师娘不是也挺好的吗”。

“哎,你不懂,你不懂。”老儒连连摆手,话语中尽是凄凉。

师父给讲讲呗?弟子眼珠一转。

相当年啊,我和你第一位师娘是在书院入门仪式上认识的,当时,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年轻人听得极为认真,不时帮腔陪着师父的情绪一起或悲或喜,一点点的套着师父的话,专心收集着陈年的猛料

临近午时,子不言、苟无方相陪,院长和一众大咖终于现身,宴会正式开始,叶峰得报立刻迎了出来,只是微微诧异,怎么不见我的大腿呢?于是问道:“卫三先生没来吗?”

子不言:“床上趴着呢,院长说是天劫的雷霆之力侵入七经八脉,没个十天半月根本爬起不来,马车都给备好了,明天和我们一起走。”

这样啊。叶峰心里有些担心。

随着众人入内,宴会正式开始,走菜。

金莲和老黄、老吴等人端上第一道菜上。然后流水般端上各类菜肴。

叶峰化身司仪,向着主位一礼,又做了四方揖,缓缓介绍道:“第一道菜,是东坡肉。”

叶峰继续娓娓道来:“家师被贬谪杭州时,发现当地的西湖美景年久失修,感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绝不可废。于是他带领杭州民众疏浚西湖,终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尽,纷纷敲锣打鼓、抬猪担酒送到太守府。家师推辞不掉,只好收下,叫府上厨师把肉切成方块,用家乡四川眉山炖肘子的方法,结合杭州人的口味,加入调料,用文火焖煮,是为东坡肉。

“然后家师按出力民工花名册,每户一块,将肉全部分送出去,此即是为东坡肉,也是杭帮菜的一大名菜。此道菜既是感念家师传道受业之恩,遥寄先生爱民如子之心,也代表在下对书院先生经世济民的钦佩之情”。

嗯,此子大善!

嗯,东坡先生名不虚传!

学生尚且如此,先生之才可见一斑!

“第二道菜:东坡鱼。此次用的鱼是新鲜河鲤。家师曾有诗:‘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笔青蔬’,说的就是这种鲤鱼了。今日小子是抛砖引玉,还有东坡墨鱼、五柳鱼和那“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鳜鱼,感兴趣的道友可以后再来品尝。”

众人很满意,对着传说中的东坡先生钦佩不已,生平事、眼前物尽可入诗词,堪称大家,感觉这顿饭吃的好,有

内容、有文化、有底蕴,果然我们读书人就是得有自己的调调。却殊不知这位东坡先生正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大诗人、作家、艺术家,而且也是一位美食家,号称“饕翁”。终其一生,他没有中断过对美食的爱好和对烹饪的研究,只不过这位名师的高徒就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了。

第三道菜是:

这是小食东坡环饼,是家师品尝一老妇的手工还饼后改制而成。家师曾题诗一首:“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菜齐了,各位慢用。”叶峰回头霸气的吼道:“发筷子”。

宴会直接进入,众人品尝着极品灵食,开始追忆先贤,纷纷赋诗填词,行酒令,或投壶击壤、掷砖、抛蜻,好不热闹。连本想略座一会儿就回去炼丹的王院长也难得的豪爽起来,和年轻人一起喝酒吃肉,宴会厅内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