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节(2 / 2)

国破山河在 华表 1105 字 2021-07-29

不过以后有机会找这些牛人讨要签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书可以不读,签定是一定要的,李卫是打定了主意。

那太谢谢王院长了!全拜托王院长了。李卫拉着郑同福一起向王院长鞠躬。

只是郑同福、教务处长和王院长有点犯迷糊,也就是转个校,至于成高兴成这样嘛,王院长心下是奇怪,在他心里延安抗大也该算国共合作后,算是国内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只是在控制区内,见李卫个样子,简直像是被转进英国的剑桥牛津,美国的哈佛和麻省理工,他们三人都不知道李卫心里打得是什么主意,如果李卫说出来,搞不好会被这三个人当白痴看。

院长大人签字,李卫和郑同福一起跟着做好的转学手续,教务处长撇撇嘴,只能照办,做好每个人的学藉档案,开好介绍信,要想真正的转进学藉恐怕还是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学校为躲避战火要南迁,还没这个精力去延安移交这些人的学藉档案。

办完转学的初步步骤,就是等待消息。

为了马上离开这片即将成为鬼子铁蹄所侵占的地方,李卫也要回去收拾行李,特别是那些花名册和笔记,他自己在手工社期间也积累了一些好东西,也都要带回太行山,不能便宜了鬼子。

离开校门口的时候,学校里已经派人出面开始收拢和清点游行回来的学生,有老师对受伤或受惊的学生进行治疗和安抚,好在什么惨案,游行屠杀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各个学院都有所准备,不至于手忙脚乱,另外组织民工和学生开始收拾学校的物品准备转移到县城的码头边准备过河,汉水河的对面已经有来自学校,民间和政府雇佣的牛车和大卡车正在集结,准备接走学校的各种物资和学生,最主要的还是带人走,西北联合大学因战火搬到这里,当时就比较匆忙,并没有来得及带多少东西,再加上日军飞机偶尔来轰炸,需要搬迁收拾东西也不是什么麻烦事,重要的物品一收拾,其实也没多少东西。

ps:延安抗大正所谓打仗学习两不误,正巧,真的很巧,可惜并非偶然,时势造英雄。

本书首发起点qidianbookshowbookaspxbookid=38395

各位大大手里的【作品月度评选投票】请勿吝啬。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