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反例(1 / 2)

杨锐是不指望遗传工程实验室能盈利的。

就算是牛的胚胎移植能赚到钱,这也就是前期维持下去的基础而已,随着技术难度的提升,偏于基础研究的生物学实验室,总归是需要外界支持的。

而且,杨锐也不想这间公立实验室沦为赚钱工具。中国需要的是有效率的,高水平的实验室,并不缺你实验室赚来的三瓜两枣。

如果是为了赚钱,80年代的中国,首推还是商品流通领域,在秀水街摆摊的人,一个月赚几千块的非常多,更有人能月入过万。80年代的月入过万,普通人想都不敢想,以至于他们自己也是心惊胆战。

要说实验室里的研究员,想达到相同的产值,能做到,想达到相同的利润和收入,那就太难了。

搞投资搞金融的也很赚钱,现在就有大批的人在倒腾邮票和电话卡了,若是有点本钱,再加一点集邮基础,赚钱实在是不难。

而就产业来说,轻工业的利润总值是目前国内最高的,即使杨锐将全部精力投入遗传工程实验室,长期来看,也不见得能赚的比大型服装厂和大型造纸厂多,若是算利润率的话,那就更不能比了,一间实验室的投入得有多少?每年的维护成本更不用说,随随便便就能花掉几个造纸厂,赚的却不一定令人满意。

而以目前的社会环境,大部分的技术都是不好换钱的。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崛起,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里根新政以前,美国的生物实验室照样是穷飕飕的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