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拖刀带甲入王庭(2 / 2)

三千浮屠 若饮三千 2131 字 2021-08-02

“别说孩子,你倒是先给我找个儿媳妇啊。”

安渡山哈哈一笑。

“春秋你去把那个僧人请上来。”

“是,义父。”

安渡山还未到弱冠之年便开始执刀杀人,至今死在他手上或因他而死的人不计其数,他可不是什么菩萨心肠的善良人。但帝沙国灭之后安渡山这个不信佛道的人却变得礼僧礼佛,许是作为岳丈作为外公觉得愧疚。

“北疆人向来笃信萨满,佛法之言对他们游牧民族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东西,大师都这般年纪了怎么还来这凶险之地?”

将老僧请上来之后安渡山亲手给他倒满了一杯茶。

老僧形容枯槁嘴唇干裂,不知在外受了多少辛苦。

他谢过安渡山之后端起茶杯,却不牛饮,只是小抿一口沾湿了嘴唇。

“萨满也好,其他也好,我佛都是教导人心向善,北疆杀伐之气太重,老和尚不自量力,却还想试试能不能化解一二。”

“只要人还是人,就会在野心的驱使下战乱不断,帝沙有佛国美誉,不也没逃得了灭国。大师身为佛门中人,不知道渡人先渡已的道理?”

“施主也懂佛法?”

老僧忽然张大了眼睛,眼底光芒毕现。

“看过几本经书,说不上懂。”

安渡山呵呵一笑。

“施主须知,渡人也是渡己。帝沙众僧受困于一城一池之内,而老僧想的,是让佛的种子传遍天下。”

“凭你一个人?”

安渡山有些觉得这老僧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自然不是,连儒家都有言,人之初性本善,我教化一个人,他再去感化更多人,如此早晚会天下人皆向善。”

“大师倒是自信的很。”

这下连安春秋都觉得老和尚是在胡言妄语。

“那老夫期待大师能早日度化众生。”

坐在茶楼休息够了,跟老和尚驴唇不对马嘴的也说了半天,两人便要起身离开去宫城里面圣。

“施主且留步。”

老僧却又叫住了两人。

“有些话老僧思量半天,本不应泄露天机,不过施主有一茶之恩,老僧还是想多叮嘱几句。”

已经叫来伙计结完帐正欲离开的两人听老和尚说有什么天机,不由得相视而笑。安春秋这边便已经伸手去拿腰里的碎银子了。

“这话,只能说给施主一人。”

老和尚看着安渡山说。

安渡山跟安春秋摆摆手,于是安春秋便先行到外面候着。

“大师请讲。”

“施主是不是有至亲之人依旧在外流浪未归?”

“看我这年纪给人当爷爷都够大,有孩子在外闯荡历练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安渡山重新坐下,听老和尚一字一句的说。

“施主是富贵人相,不是财倾天下的富商便是权可通天的贵人,您先天不足都是大半辈子靠着拼命积攒下来的,可您却没有子孙福气。”

老和尚满脸皱纹跟烂梨一样,此刻却紧盯着安渡山的相格观看。

“您那个在外历练的至亲,是天生的命格,虽富贵却要受尽苦难,无父无母,自己也是短命,如果可以还是不要让他回来。”

“这是为何?”

安渡山一愣。

“因为要是他回来,你就难活了。”

老僧一语说毕竟是再难出声,空张着嘴巴却只剩呜咽。最后老僧摆摆手,便率先起身告辞。

安渡山不知信或没信,只是独自一人坐在桌边愣了许久,渐有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流下。

自己那个外孙,过得的确很辛苦啊。

-----------------------------------------------------------------------------

安春秋没听见老和尚跟义父说了些什么,只是义父回来后有些闷声不语。

他细心的帮义父换好穿了几十年的甲胄,又递过来那把疆刀。

北疆王帐可穿甲带刀,这是那些北疆人都没能获得的殊荣。

收拾妥当之后安渡山总算回了魂,借着铜镜上下打量了一下已经显得极为苍老的自己。

似乎这副铠甲穿起来都不如年轻那会儿好看。

“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够了。”

安渡山忽然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老夫几十年前可以打的他们那些北疆人不敢南下,现在依然可以震的他们放不出屁来!”

走吧,去给我那可怜的孙儿拼杀最后一场!

安渡山转过身在心里念叨。

曾有沙场铁甲拒北疆,现今人老已经替换了好儿郎。

待子孙威名新竖起,西河终有王!

(你们知道我的,基本上没跟大家提过要推荐月票这些,但是现在不得不厚着脸皮了,希望大家理解,最近数据对我很重要,希望大家给点支持,推荐,月票,多给一些,三千谢谢各位看官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