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民乱难平,辽东是活路(2 / 2)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1601 字 2023-01-25

嗯,其实也挺好,那个争抢饭食的无赖不是被捆起来押走了嘛!对何老贵这样的老实人,守规矩还真是个好事儿。

何老贵并不象看起来那么老,他拿着木碗,老老实实地等着开饭。

不时还下意识地捏捏怀里,那有一张加盖红印的纸片,相当于东江镇给发的身份证。

听说,凭这个,他就能认领土地耕种。在心里,他已经开始憧憬着盖房种地的生活前景。

在大锅的前方,早已站满了人,等着开饭。一些军人模样的壮汉,手中拿着短棍,负责维持着秩序。

见人群有些焦躁喧哗,有士兵不高兴了,大声叫道:

人群中的嘈杂声小了下去,人们望着热气升腾的大锅,下意识地舔着嘴唇。

一个枯黄瘦弱的小女孩牵着母亲的手,边走边脆声的说道。

妇人爱怜地摸着女儿的头,同时感觉饥饿难耐,渴望着立时吃饭

喝粥,脚步匆匆,一个踉跄便要摔倒。

何老贵赶忙伸手扶了一把,好言安慰道:

哦,妇人应该是刚到的,还不是很了解这里的规矩。拉着女儿四下望了望,老老实实地排在了队后。

尖锐的哨声响了起来,人群不禁喧嚣起来,一个士兵大声叫道:

在士兵虎视眈眈的监督下,想挤到最前头的流民青壮,也不敢造次。

已经有恃强凌弱的家伙被打得头破血流,不知押到了什么地方。教训是深刻的,不得不让人吸取。

人流在十几口粥锅前慢慢移动,浓稠的杂粮粥一大勺一大勺地盛进百姓手中的碗里。

嗯,除了囡囡娘俩儿,只有一个豁了边的破瓦罐,怯生生地走到了锅旁。

舀粥的杂役有些发愣,上下打量了这对瘦弱的母女,看着小女娃眼巴巴地直舔嘴唇,不由得抽动了下嘴角。

有士兵看到了,上前吩咐道,语气缓和了不少。

杂役答应着,从旁边拿过两个大木碗,又加了两个木勺,递到母女手中,盛上粥,还叮嘱了一句,

母亲没口子的道谢,捧着碗和女儿走到一旁的席棚里坐下。小丫头的眼睛一直盯着冒着热气的粥,眨也不眨。

母亲忍着饥饿嘱咐着女儿,狼吞虎咽的样子让人心疼。

小丫头吃得满嘴都是,还没忘了母亲。

母亲点着头,欣慰地笑了,虽然面黄肌瘦,却还透出几分秀丽。

何老贵碰巧就坐在对面,看着这对母女,鼻子有些发酸,脑海里又闪过熟悉的身影。

何老贵好心地提醒道:

女人感激地谢过,小丫头眨巴着眼睛,却有些不解,问道:

何老贵笑了笑,对小丫头甚是喜爱,耐心地解释道:

哦!小丫头也不知道听不听懂,应了一声,埋头喝起粥来。

咣,咣,咣……一阵铜锣声响了起来,然后几个管事儿在桌子后又开始高声喊叫。

何老贵甚是羡慕地张望着,很是惋惜地摇了摇头。可惜自己就会种地,那些登记的可都能享受到好待遇,被东江镇高看一眼。

东江镇的兵工厂需要各类的工匠,军装被服厂也建立起来,需要大量女工;识文断字的和算账记数的,则要分配到各地,成为政务管理人员。

妇人眨巴着眼睛,听到了纺线织布的活计,心中稍有些安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东江镇也不可能白养活百姓,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小丫头抬头看着母亲,咧着小嘴笑着。

妇人赶忙把碗里的粥都吃掉,起身道:

小丫头听话,乖巧地坐在那里,等着母亲打粥回来。

等到妇人端粥回来,发现对面那个男人正笑着和女儿说话,女儿笑嘻嘻的,让她放下心来。

何老贵起身去盛粥,又笑着对妇人说道:

妇人疑惑地问了一句。

何老贵早来了几天,知道得比较详细,说道:

妇人眨巴着眼睛,将信将疑,看着何老贵的背影远去。

小丫头接过粥碗,又高兴地吃了起来,边吃边说道:

妇人苦笑了一下,说道:

停顿了一下,她又补充着,让女儿能安心,

小丫头眨巴着大眼睛,说道:

妇人伸手摸摸女儿的头,笑着安慰,可心里却有了些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