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开始加工组装(求推荐票)(2 / 2)

那,沐阳要堆焊的产品,具体是怎么样的?

这是在闸板密封面上堆焊一圈共两层至少35毫米厚度(加工前),宽度约25-50毫米(根据闸板尺寸要求)的钴基合金stl6。

为什么要堆焊两层?

直接堆焊一层不是更快嘛?

直接堆焊一层,厚度也能达到35毫米,但堆焊层的合金成分达不到要求。

stl6主要化学成分是约29%的cr铬、45%的w钨、3%的ni镍、15%的镍、不超过5%的fe铁,其余是大量的钴和其它元素。

化学成分有合格范围,最难控制的是fe铁。

如果闸板材料是碳钢wcb(主要是铁元素),需要在其密封面上堆焊stl6。

即,堆焊结构=闸板基材wcb+钴基合金stl6(stelliteno6)

因为焊接时温度达到上千摄氏度,碳钢中的铁元素很快渗透到堆焊层(就像把盐放到开水里,盐分子在高温下很快融化扩散,如果菜里盐过多,肯定很咸,即不合格。把铁比作盐,堆焊层比作水,铁过多,不合格),堆焊层的铁元素就会超标,那就达不到要求。

铁元素超标,会造成堆焊层的耐腐蚀性下降,阀体通道中的介质(液体或气体)会有腐蚀性,闸板长期与阀体接触,如果生锈粘一起,那就没法打开阀门,这是不允许的。

所以,第一层堆焊层铁元素是不达标的,难以控制铁元素,所以尽量焊薄,用作过渡层。

第二层堆焊层铁元素和其它合金元素才达到要求,才符合使用要求,也是实际使用层。

因此,常规工艺是:第一层堆焊层厚度不允许超过25毫米(超出25毫米则干脆加工到2毫米以下),尽量控制在2毫米以下。

然后,再堆焊第二层,两层总厚度45-6毫米,要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加工第二层后,要求的最终厚度约3毫米(看装配情况再稍微研磨,但不会低于25毫米)。

对传统方法堆焊stl6的氩弧焊来说,焊一层焊缝,一次性想焊厚容易,焊薄却是最难。

而且,还要控制堆焊层中的合金元素成分,难上加难。

具体工艺,比较复杂,就算是熟练焊工,没人指点的话,很难理解其中意义。

沐阳要做自动化设备,他会把工艺调好,只要把工件摆放好,一键启动就可以开始焊接,不需要焊工理解具体工艺。

它能很好地控制厚度,第一层厚度控制在15毫米,第二层厚度控制在2毫米,误差不会约01毫米,因表面均匀,留约05毫米加工余量就足够。

相比传统工艺,优势天差地别。

两天后,

沐阳把最关键设备组装出来,其它不重要的设备,让工人帮组装。

装好之后,如果调试合格,他要把喷枪焊死,想拆解只能破坏性线切割,不是那么容易搞出来的。

又两天后,

星海机械公司第一台等离子喷焊设备终于组装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