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金钱开道(1 / 2)

这是好事儿。有了这些传奇的设计大佬。

节目质量就不用担心了。

这次会议十分重要,但很多重要事情当下就被几人敲定了。

这效率远超李浩宇的想象,果然也很符合国情,不重要的事开大会,重要的事开小会,特别重要的事不开会。

海选名单还是得王教授和周校长来把关。

李浩宇更多的作用,就是随声附和当个气氛员。花了一下午的时间,众人才从三百多人的初选名单里挑选了五十人晋级。

当然,最终拍板的还得是周校长。

周学信看了一眼名单,大笔一挥,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张榜公布,发入选通知。

....................

接下来几个月时间。

李浩宇整日忙的不可开交,对接学校和电视台各种事项。他觉得无论节目进度,他也得歇一歇了。不然真的过劳死,他岂不是白忙一场!

李浩宇开始也有意,将一些不太重要杂事交给张世平来处理。等他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再向他汇报。

这样他既能掌握项目最新情况,同时也不用被这些琐事所分心。

李浩宇现在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起,节目播出他能拿到多少钱。

版权收入是个大头,不过一时半晌,估计是指望不上了。还是得看节目播出之后的收视率。节目的冠名费和广告费提成,才可以解渴。

他现在的想法,就是节目保质保量的同时。尽快推进节目制作,尽快把钱搞到手。

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

李浩宇的想法其实也符合很多人的愿景。难道魔都大学和魔都电视台,不想尽快看到节目落地。尽快获得经济收益或者宣传效果吗?

大家都希望尽快见到成果,但必须有人来推进进度,谁合适?

校长还是电视台台长,只能是李浩宇最合适。

方法很简单: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来加快节目进程。

要知道有种速度,叫做中国速度!

当你不惜代价,加上钱给够了的时候。永远不要低估,中国团队赶进度的速度。

不说别的就连张世平拿到的加班费,都上涨到令人咋舌的程度。连张世平那个级别加一天班拿到手的都有小一千。这对个学生来说也太优待了吧。

这真的多吗?不,这其实很合理。

因为教授和老师们拿着的补贴更加丰厚。

大家怎么可能拆自己的台?

…………

李浩宇正在和室友打篮球,突然接到了导员的电话。说是王教授找他,让他尽快去办公室找他一趟。

建筑系王教授,为什么突然找自己呀?

好在王教授的办公室离这里不远,打完球后李浩宇打听了一下王教授的办公室位置,很快就找到了地方。

李浩宇先礼貌的敲了门。

“请进!”听到教授的答复,李浩宇才走进门。

见办公室里只有王教授一个人在,于是便问道,“王教授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王老师竟然站起身来,还和气的邀请他过来坐:“你就是建筑系一班的章安仁吧?果然一表人才,先过来坐吧。”

李浩宇十分受宠若惊。他可是从来没有和王教授打过交道,怎么王教授对他这么热情。这可不是教授,对一个普通大学生的态度。

李浩宇想了一路,他最近也没干什么出格的事情了,应该不至于犯了什么错。

但他还是摆正了自己的态度,腰杆笔挺,双手放在大腿上,一副菜鸟学生悉心受教的样儿。

李浩宇也不着急,他耐心的等待着王教授的教诲。

王教授喝了一口茶,“你的节目策划案《全能住宅改造王》我看了,别出心裁写的很不错。”

原来是这么回事。李浩宇心说这教授还是挺有眼光的呀。

“那里的话,还是有很多不足的,谢谢教授的夸奖。”

李浩宇自谦道。

王教授沉吟了一下,说:“我想知道你未来的发展计划是怎么样的,还想继续学术研究吗?”

“学术研究的话可能不适合我,我还是更想去社会上摸爬滚打一番。”李浩宇回答得很干脆。

王教授下意识地喝了一口茶水,“小小年纪,就有这个志向很难得,说说你为什么有这个想法。”

李浩宇说:“我觉得地产金融化,以杠杆驱动投资的模式即将结束。靠规模化靠买买买卖卖卖冲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所以接下来的地产行业,必定会深耕区发展域,不断打磨产品才会有市场。我们建筑设计也将大有可为。”

李浩宇大致猜到了王教授的想法,但他觉得还是先敷衍过去再说。

王教授听到李浩宇的回答更欣慰了,看来他确实很有想法,对市场的研究也很深。

王教授哪里知道。这是李浩宇根据后世那么多品牌地产开发商爆雷,信口胡诌出来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