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想不到吧(万字)(1 / 2)

轮船抵达东京湾,陆仁同毛利他们说了一声,在此地就此分开,然后开始各忙各的。

陆仁准备开车带着北岛去一趟妃法律事务所,在妃英理律师的见证下,和北岛一同签署一份商业合同。

其实早在一开始的时候,陆仁并没有想拜托妃英理大律师来负责此事。

在他的印象中,这位律法界不败女王,平时主要负责的是刑事诉讼案。也就是上法庭替人打官司。

陆仁让北岛去找妃英理,也是希望拜托她介绍一个专攻商业方面的律师。然后请那一位来负责拟定合同。

结果没想到,妃大律师自己就把这活给揽了下来。

对此,陆仁也只能感慨一句,能者无所不能。

来时北岛开的车,去时陆仁重新接管驾驶权。北岛坐在副驾驶位置上。

后车座上,则还挤着三个人。

越水七槻以及东西名侦探。

妃法律事务所和米花咖啡馆虽然不算完全顺路,但带越水七槻一截还是可以的。

到了分叉路口把她放下就行。

至于另外两位,就属于热心助人的友好市民了。

得知越水七槻接下来要在东京生活,并准备先去找岛袋君惠时,柯南率先表示他可以帮忙带路。

至于服部,那就是单纯凑热闹了。

既然是做好人好事,陆仁也就由着他们去了。

车子平稳行进,在船上小睡了一会的北岛精神头好了些,出声道:“仁哥,我昨晚回去后,又考虑了下你先前和我说的那些。然后我有了一个新的点子。”

“那挺好的。你的想法是?”

“咱们先前不是说,让网站用户来当内容创作者,东报实习生来负责审核。”

“嗯,没错。”

“我后来想了一下,东报实习生同样也可以充当内容的创作者。能进入东报的实习生,都是各大高校文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由他们来写稿子,肯定要比一般人强得多。”

“是这样。”

陆仁很是欣慰,觉得北岛终于找到实习生的真正用法了。

“至于这群实习生的奖励机制,我准备和一般创作者区分开,重新为他们设计一套新的奖励机制。东报每年招收的实习生都很多,但最终能留下来的其实并不算多。”

“先前能否留下来,能否转正。虽然也有一套固定的评定标准。但终究是不够透明。而且东报本身工作很重,再加上现在的经济形势,包括社长在内,他们对招新并不看重。”

“嗯。”陆仁总结道,“你不做有的是人做。”

日本这边的职业通常来说是终身制的,很少出现跳槽甚至跨行的行为。

当然,随着泡沫经济的破裂,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大萧条。很多公司为了减少开支,也开始裁员。

但就算是裁员,他们也裁的小心翼翼,各种巧立名目,力图不让别人抓住自己裁员的把柄。因为说出去不好听。

比如他们就想了一招,外放。

【为了感谢您多年来为公司做出的贡献,我们决定给您升职加薪,但要换个工作地点和公司。】

听着很不错,也不像裁员。

但员工真的过去了,才发现这家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工资早就已经开不出来了。

甚至没过两天就要宣布破产倒闭。

而这名老员工自然也就因此失业了。但他的失业和原本的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原先的公司为了给他更好的待遇和机会,把他送到了其他地方。

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运气不好。

运气不好,自然就不能怪到别人头上。

这种黑色幽默式的高升,自然让很多人为此十分警惕,甚至会自发排斥新人的到来。

因为新人工资更低更有活力,很可能就会让他们这些老员工“高升”。

这种大背景下,还能基本不受影响,和以前一样定期招新的东报,就显得有些难能可贵。

当然,就算如此,该有的压力和竞争同样少不了。

【你不做有的是人做。】

对于陆仁的这句话,北岛怔了片刻,缓缓点头,“是这样没错。但东报并不是不缺人。身为一家报社,他们对能写出高质量稿子的人才始终是十分渴求的。”

“嗯。”陆仁对此深有体会。

“实习生转正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能把握住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机会少,能做出成绩,出头的概率自然也小。”

“重要的工作,根本不可能让他们接手负责。而一般的工作,有太多的人抢着做。不光是实习生在抢,入职一到两年的新人同样在抢。因为他们同样也需要通过这些工作证明自己,从而来努力吸引来上级的关注。”

“在这般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一个实习生能否转正,其实考验的已经不是他个人的能力,而是他争夺工作机会的能力和手段。”

“大部分实习生甚至都没等到一个能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就被新来的人顶替。我准备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也就是他们专属的奖励机制。”

“谁写出来的文章数据更好,更受到用户的欢迎。届时就能更容易转正。这一点我昨天已经和佐藤社长商量过了,他对这一做法持肯定态度。”

“老爷子已经同意了?”陆仁忍不住问了一句,北岛这动作够快的啊。

“嗯。他成立了一个新部门,又给我拨了几个人。我现在是网络新闻部的部长。”

“等等,我记得你先前就负责娱乐部和体育部,现在这个网络新闻部也归你负责?再加上还有网站要搞。你忙的过来么?”

陆仁现在真有点担心,北岛别年纪轻轻就把自己身体搞垮了。

“其实还好,这个网络新闻部的部长我只是暂代。佐藤社长也清楚咱们要搞的网站和东报关系并不大。我还没来得及和他表示这件事,他就先一步挑明了。”

“哦?”陆仁眉毛一挑,“老头子的态度是?”

“佐藤社长对此持支持态度,说他毕竟是我的长辈,看着我长大的,也希望我能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哦,打亲情牌。

“具体的做法呢?”

“东报实习生随便我用。同时在不影响东报工作的前提下,有权统一协调指挥所有部门做事。新成立的网络新媒体部门的员工也会帮我做事。”

“但这个只是暂时的。等网站真正发展壮大起来之后,这些人就会离开。咱们要自行雇佣人手。”

陆仁琢磨了一阵,发现佐藤清这说了和没说一样。

前两条,就算佐藤清不开口。东报实习生也会听他指挥,各大部门也会卖他面子。

也就最后一条有点用。

但这同样是有代价的,本质上属于等价交换。

佐藤清打的什么算盘并不难猜,找几个人来帮助北岛经营网站。

但经营网站的过程,同样也是学习取经的过程。

如果日后他和北岛的网站真的壮大,真的有利可图。那佐藤清直接把这些有经验的员工召集回去,用不了多久就能打造一个东报自己的新闻门户网站。

反观他们,还得重新招人,重新培养员工。

“还真就是提供除资金支持之外的一切支持。”陆仁叹了口气,“那他有没有和你说,东报新闻的网站转载权。”

“没说,我也忘记了。”被陆仁一提醒,北岛瞬间意识过来,开始变得有些不好意思。

这老混蛋,连自家亲侄女都坑。

陆仁出声安慰道:“没事,我正好有事找他。到时候让我去和他聊一聊。不给个优惠价这事绝不算完。”

“嗯,那就拜托仁哥你了。除去实习生的奖励机制外,普通创作者的奖励机制我昨晚回去也想了一下。”

“普通的创作者,我准备给他们积分奖励。积分可以直接换钱,也可以兑换话费券、电影票、图书、偶像握手券等……”

“我昨天和那位迷宫出版社的社长谈了一下。后者十分支持。作品的网络转载权由他去联系各位作者。不仅如此,他还表示可以以内部成本价,优先给咱们提供他们出版社的出版作品。”

“正是他说的最后这一点,给我提供了灵感。咱们完全可以在网站的兑换列表中,把这些推理小说上架。一般来说,一本书成本价占售价的25%。”

“而咱们放在兑换商城中的书,可以打个八折甚至五折。这样应该会吸引一部分创作者选择兑换书籍。从而减缓资金压力。”

“话费券同样如此。日本几大通讯运营商,他们的负责人我正好都认识。我可以用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拿到他们的话费券。比如一千日元话费劵,我九百日元就能拿到。”

“但如果用户选择用积分兑换话费劵,他们就必须用价值一千日元的积分才能换到这些话费劵。”

“至于电影票和偶像握手劵,则都是日卖电视台那边免费送过来的。算是他们的一点心意吧。”

“只是东报员工都比较忙,也没有空去搞这些。以前电视台送的这些东西,大多都被他们随手给人了。我想着既然他们也不用,干脆直接挂到网站上好了。”

“没错,对,就是这样。”

陆仁要不是现在正在开车,高低得给北岛鼓鼓掌。

等稍微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后,陆仁开始设法帮助北岛把这些想法点子再往深了扩展。

平心而论,北岛已经做得很不错。没能再进一步,并不是她的问题。而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一定程度限制了她的眼界和想象力。

“你说的大方向上没有错,但咱们还可以完善一下,再添加一些细节。比如给咱们的网站引入等级制度。”

“等级制度?”

“嗯。玩过游戏没有?游戏中的角色可以通过打怪做任务获取经验值,从而提升等级。咱们的网站同样如此,写一篇文章不光有积分奖励,还有经验值奖励。”

“后者不能换钱,不能换东西,只能用来提升用户等级。比如咱们可以给用户设计成五个等级。普通用户1、初级用户2、高级用户3、初级用户4、高级用户5。”

“当然,这个只是我随口编的。其他名称也行,比如青铜白银黄金砖石,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来。”

“用户每写一篇文章,就会获得一定的经验值奖励。经验值用来升级。不同用户等级,所享受的权利也不一样。”

“就拿迷宫出版社的书举例,普通用户购书享受九折优惠、初级用户八折、高级用户七折、初级六折、高级五折。”

“用户能用积分换钱的比例也会随着等级提高而提高。总之就是等级越高,所享受的优惠力度越大。通过这种方式提升用户黏度,打造好基本盘。”

“再比如高等级用户享有提前兑换偶像握手券、拥抱券的权利。不仅如此,咱们还可以利用手头的渠道,打造一些专属于咱们网站的特色产品。”

“比如可以利用大家对明星的好奇心理,再或者对于影视行业、纸媒行业、出版行业的好奇心理。”

“咱们可以在网站上挂一些券。日卖电视台一日游、东报一日游、出版社一日游等等。然后把这些劵的价格定的高一些,总会有人愿意去买。”

“别的不说,就比如毛利老哥这样的冲野洋子狂热粉丝,他愿不愿意付出一些代价从而获得和冲野洋子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再或者一个想从事相关行业的人,他愿不愿意花费一些代价,从而获得一次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并且还有专业人士全程陪同讲解的机会?”

“现在只是规模不大,暂时只能拉到这些人。等以后规模大了,和各行各业产生联动,可供用户选择的体验范围就更大了。”

“比如用户兑换了咱们的书,那就得让快递公司给他送过去吧?送的次数多了,和快递公司也就熟了。再或者规模大了,邀请一些商家入驻,把他们的产品也挂在咱们的积分兑换商城中。一来二去,不也熟悉了。”

“原本购买他们的产品,可能还得去线下门店。现在积分兑换,快递直接送货上门。当然,这些东西同样也享受等级优惠。用户等级越高,折扣力度越大。”

“很多东西成本和销售价差的很多,咱们就算给到六折,甚至依旧不会亏。反正咱们也不需要租门面房,最多租几个仓库就行。这就又能减少一笔开支。”

“还有话费劵这个东西。我的建议是,北岛你一开始不要全谈,只找其中几家规模相对较小的谈。”

“比如咱们的话费劵只指定了一个运营商。那你说换了话费劵的人,以后要换手机号的话,是不是有可能会选择咱们指定的运营商?”

“再或者,家里小孩需要办手机号,大人是不是会倾向于给他办咱们指定运营商的手机号?”

“这就算拉新,而拉一个新用户所能创造的长久收益,远高于咱们给出去的几千日元的话费券。到时候这些话费劵别说打折,白送他们都愿意干。”

“规模一大,其他运营商或者商家,甚至会花钱拜托咱们把他们的商品上架到咱们的积分兑换商城中。只要用户基数摆在那,就算不打广告,咱们照样有钱赚。”

对于陆仁绘制的宏伟蓝图,北岛有些疑虑,“仁哥我觉得你规划的没有错。可这个钱从哪里来啊?光靠那些商家的加盟费,就能做到盈利么?”

“那怎么可能,自然是要抽点的。既然你在我的网站上卖东西,那我就得把你的商品挂在网上吧?网站服务器是不是得花钱?维护网站的工作人员是不是也得花钱雇?”

北岛点点头。

“我给你提供了一个卖货的渠道,相当于无时无刻不在帮你打广告。可我维护网站需要花钱。那总不能你赚钱,我赔钱吧。所以我是不是该收点渠道费?”

“也不多要,你每从我这卖出去一件产品,我就抽5%的佣金。”

“5%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不高,我还嫌有点低了。后续说不定还要继续往上加。”

据陆仁了解,某宝的抽成比例是10%。

“好吧。可仁哥这也不对啊。用户用积分兑换商品。积分是咱们发出去的。就算咱们要从商家那边抽点,抽的不也是积分?可咱们从商家那换东西,花的可是钱啊。他们又不认咱们的积分。”

“为什么会不认呢?如果咱们的网站真的能覆盖到各行各业。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通过积分兑换,那你说积分能不能当钱的花?”

“比如上游制造商需要下游的原材料,直接用积分在咱们的网站上购买原材料。那积分能不能算钱?毕竟货币的本质是交易双方对物质交换定下的契约。”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规模足够大才行。在达到这一步之前,咱们还有别的办法。比如开放积分兑换渠道。”

“积分兑换渠道。”北岛琢磨一阵,“仁哥你的意思是,用钱兑换咱们的积分。”

“没错。”

“这可行嘛?”

“为什么不可行。你这样想,同样一件产品,你在店里原价买,在咱们的网站,普通用户可能就能享受九折优惠,最高甚至能享受到五折优惠。”

“当然,很多产品线下也会打折促销,但打折时间并不确定而且打折次数也不多。你无法保证,你急需某件产品的时候,那件产品正在打折,对不对?”

“嗯。”

“可咱们的网站能做到这一点。咱们的网站提供的是永久折扣。永久有效,并且随着你等级的提高,这个折扣力度也会越来越高。对不对?”

“嗯。”

“那假如你身为一名普通消费者,面对这样的情况。一边原价,一边折扣价,甚至折扣力度还不低。你会不会选择在网站上购买。”

“而这时你手头积分恰好不足,你会不会选择花点钱充值一些积分?”

“好像是。”

“这不就结了。再说咱们还有积分换钱的渠道。你可以先把钱换成积分存着,以后要是急需用钱的话,还可以再把积分换成钱。”

“不过这种积分和钱来回互换的行为,是需要消耗咱们网站运算力的。所以咱们往里面加点损耗,收点手续费也是很合理的对吧?”

“比如一千日元换一千积分。可你要把这一千积分再换成日元的话,就只能换990日元。百分之一的手续费。当然,用户写作创作所获得奖励积分,不算在内。该兑换多少就兑换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