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机缘巧合(1 / 2)

《b》这首歌对凶手有特殊意义……

这个猜测,是一位已经殉职的警察临终前托付给松本清长的遗言。

此人名为森村诚一,二十年前盘查嫌疑人车辆时被凶手直接开车撞倒。

凶手成功肇事逃逸,后者不幸以身殉职。

只是二十年过去了,警方对这个所谓的特殊含义依旧是一头雾水。

相关的猜测有很多,但也都只是猜测,对破案并没有什么帮助。

除了这个不幸殉职的警察,其他三起命案的死者,则被凶手在其背部纷纷刻下了不同的字母。

其依次为、、w,恰好对应着指南针里的东南西。

【如果这个凶手还要继续作案的话,那他有极高的概率会在死者的背部刻上,也就是北。】

以上为松本清长原话,陆仁同样也支持这个看法。

比起那首歌的特殊意义,陆仁其实更在乎的是这三个字母对凶手有和特殊意义。

这些字母除了指代指南针方向外,还可以拼写成另一个英文单词,w。

也就是新闻。

只是这个猜测成立的可能性比较低。因为凶手真的想刻下代表着新闻的英文单词的话,理论上应该按照、、w、的顺序开始刻。

可如果代表的是指南针方向的话,那这指南针对凶手有何特殊意义?

难不成是因为凶手有一个视若珍宝的指南针,被那几个死者毁掉了?所以他才怒而杀人?

感觉不太可能……

案发之后,警方分别详细调查过三名死者的身份。

第一起案件的被害者名为坊川继治,遇害时五十岁,是一间私立医院的院长。

第二起案件的被害人名为麦田笃则,遇害时四十二岁,是东都大学的大学教授。

第三起案件的被害人名为锅井进,遇害时三十四岁,是一名企业法务律师。

锅井进十五年前遇害,往前推五年,二十年前他才二十九岁,这和前两名死者的年龄相差的有点太大了。

不光年龄存在较大差距,三人的职业、工作地点、家庭住址也完全不同。

被害者家属也各自对其他几名被害者毫无印象。

理论上他们彼此之间不存在任何交集。

所以在多日走访调查无果后,警方最后将这一系列的案件定性成了无差别杀人案。

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警方也自然而然的被骂的狗血淋头。

要不是有一名警察在追捕犯人的途中不幸牺牲,当年负责这起案件的警方只会承担更大压力。

不过对于当年的那一批警察而言,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只是……

这三名被害人真的毫无交集么?

陆仁对此持怀疑态度。

现场的门锁并没有被破坏的痕迹,除了熟人作案外,还有可能就是凶手有着很强的溜门撬锁技能。

可如果是后者的话,凶手要不就是专业的开锁师傅,要不就是个入室盗窃的惯犯。

警方当日已经调查过东京范围内的开锁公司及其旗下员工,他们均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

排除掉开锁师傅,那就只能是惯偷。

可几个案发现场的钱财均没有丢失,如果凶手真的是惯偷,那他怎么可能分文不取。

当然,还有可能就是凶手是一个类似怪盗基德这种从没有去警视厅备过案的特殊人才。

可这种人实在太过稀少。这个可能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陆仁还是更倾向于熟人作案。这几名被害者包括凶手之间一定存在着一个共通点,只是警方未能找到这个共通点。

类似的案件陆仁之前也曾破获过。那是一起发生在大阪的连环杀人案。

他们均是遭犯人勒死后,被犯人用刺穿了钱包的刀插入心脏。

这几名死者乍一看也是毫无联系,大阪警方也差点就将其定性成无差别杀人案。

当然他们实际上是存在共通点的,只是这个点藏的极其深。

这几名被害者多年前均为同一家驾校的学生,他们合伙谋害了自己的驾校老师。

凶手正是这名遇害老师的儿子,他在长大成人后,选择手刃仇人,替父报仇。

只是在侦办那起连环杀人案时,陆仁能以最快速度点明几名被害者之间所存在的共通点,是因为当时的他开了剧情挂。

现在可没这样的好事了。

所以即便经过了整整一夜的思考和查证,陆仁也依旧没有找到几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共通点。

这倒也没什么好沮丧的。

这种常规世界的典型案例,柯学世界的非典型案例,本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搜查举证。

如果真的能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那也不至于让警方整整困顿二十年之久。

暂时找不到共通点,陆仁也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尝试着从其他方面入手。

凶手是先用电击枪偷袭击晕被害人,然后再用刀将其杀害,并在背上刻上字母。

选择电击枪偷袭的理由倒是不难猜,就是为了以最快速度控制住被害者,防止发出多余的声响从而引起周围人的警觉。

同时这也侧面反映凶手体格应该并不强壮,力气也并不大。

身体素质真要在线的话,那他完全可以像那起大阪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一样,活生生将被害者直接勒死。

暂时还处于拘留中的诈骗犯楠本隆平也能证明陆仁的这一猜测。

他和那个连环杀人凶手是在桑拿房坦诚相见的,虽然没看到脸,身材可是看了个清楚。

据他交待,那个连环杀人凶手极其瘦弱,肩胛骨和肋骨清晰可见。

同时曾经直面过凶手并差点将其逮捕的松本清长也表示,凶手身高并不高,穿鞋不到一米七。

考虑到凶手穿着增高鞋的可能,所以他的真实身高应该在一米六到一米七之间。

至于年龄的话,凶手既然喜欢甲壳虫这个外国摇滚乐队,那他的年龄应该不会大到哪里去。

大概在20——30这个年龄段之间。

这点也可以从皮肤状态上看出来,如果凶手作案的时候就已经四五十岁。

那五年后,楠本隆平在桑拿房遇到他时,应该能很容易地就看出后者皮肤比较松弛。

而且此人能击伤年轻时的松本清长,并且还成功逃脱警方后续追捕。

以上一连串的举动让一个当时已经四五十岁的、体力已经严重下滑的中年人来完成,也实在有点难为人。

二十年前二三十岁,那现在就是四五十岁。

所以凶手是一个四五十岁身量矮小的中年人。

瘦不瘦弱那就不好说了,毕竟据楠本隆平发现他后又过去了十五年。

而增肥这种事,别说一年,一个月就完全够用。

嗯……

这样特征的日本人东京遍地都是。

除了这一点之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