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2 / 2)

汉末圣人 鸣奇 1240 字 3个月前

曹昂只得随口笑道:“我算什么才俊,较先文烈公差远了。

其实我很佩服文烈公,杨氏虽然出了一个‘关西孔子’,可是真正成为天下一等一的家族,还是在文烈公手上。

不说先秦时代,单是这两汉四百年,出了多少经世之才,位高权重者,更是比比皆是。

昔日的萧相国家族,平阳侯府,河东卫霍,一直到邓、马、阴、梁、窦、耿六家,其鼎盛之时,哪个不是熏天赫地,么焰炽盛,而今日呢?早就泯然众人了。”

杨彪道:“我家耕读、经学传家,与这些大家族自不相同。”

“那昔日的五经十四博士之家,今日还有几家有传承?皆是昙花一现者多,枝繁叶茂者少啊。”

杨彪不能言。

“我最佩服文烈公的,是他对时局的把控,能够在紧要时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若是走错一两步,怕是也没有今日的弘农杨氏了。

不过这家族上升之路,也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再庞大的家族,只要被甩开,就再无重新攀登的机会,因为他前面的那些家族,会拼命将他拉下来。

杨太常知道在徐州,哪个家族发展潜力最大?”

不待杨彪回到,曹昂自己说道:“我不知道从前哪个徐州的家族最强,可是现在,徐州最好的家族是扶风班氏,颍川郭氏,下邳陈氏,沛国刘氏,广陵张氏,广陵陈氏,庐江周氏,无一不是我麾下重臣的家族。

我这个人,素来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当然也可能会睚眦必报。他们对我竭尽忠诚,所以我也尽全力来扶植他们。

时至今日,我与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对于曹昂的话,杨彪没有回应,反而问道:“大将军对于朝廷的格局怎么看?”

曹昂知道杨彪想问什么,便答道:“先帝的教训已经证明,这大汉不是某一个、某一个势力的大汉,而是整个天下的大汉。大汉要想繁荣,离不开关东,亦离不开关西,是需要这大汉十三州共同协作的,缺一不可。”

杨彪一愣,立刻说道:“大将军真这么认为?”

曹昂笑道:“我没必要骗你,事实上关于这件事,我早就和马太傅商谈过。大汉十三州,每一寸土地都是不可分割的,也包括土地上的人民。

所以大汉的朝廷,应该是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你看我的大将军幕府,主政的有七个人,一个三辅的,两个豫州的,两个徐州的,一个冀州的,一个青州的。

至于麾下大将,有兖州的,有并州的,有司隶的,更有凉州、益州的。

对于我来说,从不看他们的籍贯,不过是人尽其才,地尽其力。”

“大将军幕府里的关西人可是并不多啊。”

曹昂听后,不由得笑道:“不是我不想用,而是关西之人,多不附我,我也是无可奈何啊。

要不杨太常给我推荐几个?”

“老夫倒是识得几个人,那就冒失了。”

杨彪一副一本正经的模样,他已经看出了曹昂是有意的,而恰好他本人也是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