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围衙(3)(1 / 2)

“这个郭修安真是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他仗着家里有块御赐的金匾,来要挟大人你不说,还硬着脖子咄咄逼人,这哪像个族长,简直就是个混不吝的滚刀肉!”师爷对着于守林将郭修安一顿骂,希望能让丢了面子的于守林心里痛快点。

“他背后肯定有高人指点!”于守林对师爷说,“一个泥腿子能扇乎起来这么多人进城,只围衙不动手,分寸拿捏的让城里的百姓都服气,背后没人指点咋可能呢?”

“老爷您说的没错,”师爷顺着于守林的话说:“刁民们围了县衙也正常,就是围了府衙也说得过去——洋捐是咱们征收的嘛!但偏偏还围了镇衙,这一招实在是高明啊!”

“师爷不愧是师爷,”于守林终于满意的说,“如果老百姓不来围衙,衙役们在下面催逼紧了,难免有刁民生事,到时候派兵压制的肯定是镇衙。我要是周总兵,这赔钱连个吆喝都不赚的买卖,说破天也不愿干的!”

于守林接着说:“但刁民们进城把三个衙门都围了,就是把周总兵这只老虎,堵在了笼子里成了病猫!然后刁民再把火引到县衙,直接把我架在火上烤!被动变主动,赔钱的买卖立马成了稳赚不赔的好生意,这才是郭修安高明的地方!不,应该是周世平高明的地方!”

“难道郭修安抗捐是周总兵授意的?”师爷终于转过来了弯儿。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于守林对师爷说:“在打探消息这点上,你还真不如包采办!”

于守林附耳跟师爷小声言语了一通。师爷才恍然大悟:“大人您这么一讲,让我醍醐灌顶啊!”师爷捻着胡子喃喃自语:“通了!都通了!”最后师爷说:“大人,我有办法了!”于守林问什么办法。师爷扇子拍拍手说:

“镇衙甩锅给咱们,咱们可以甩锅给洋人啊!谁想吃肉就别怕烫到手!”

于守林跟师爷敲定主意,便回来给社长们倒苦水。他说作为一县父母,他也深知百姓日子过的太苦了,但洋人威逼胁迫,他纵然是悲天怜民却也毫无办法。于守林当着社长们的面,立即将万民书和县衙的意见派官差送往东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