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端倪(1 / 2)

刘彻被太皇太后叫回宫以后,窦静姝也不知道太皇太后和刘彻说了什么。

天子哪怕现在手中无权,那也是大汉天子,太皇太后就算训斥刘彻,也不可能让其他人留下。

只是经过这一遭,刘彻和太皇太后的关系好像又缓和了不少,对于皇后陈阿娇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冷着。

不过有时候窦静姝看着刘彻眼中的幽光与不甘,就知道这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刘彻虽然面上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选择向太皇太后服软,心中却并不服气。

当然尽管明白刘彻只是面上服软,对于窦静姝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用。

毕竟这里面牵扯到权利之争,要想刘彻不在心中记恨,只有太皇太后放权刘彻,做一个疼爱孙子、凡事都支持孙子决定的好祖母。

太皇太后肯定不会愿意放下手里面的权利,她一个做外孙女的,难不成还能劝太皇太后放权?

窦静姝知道她要真的这样做了,不但没有任何用处,反而还会惹怒太皇太后。

刘彻还是太皇太后的亲孙子,不同样也没见到太皇太后对刘彻手下留情。

在权利之争这件事情上面,别说她这个外孙女了,就算馆陶大长公主这个亲女儿的劝告,也没有用啊!

更何况太皇太后,也未必不知道刘彻只是面上服软,只是不愿意计较罢了!

反正无论真服软、假服软,只要刘彻愿意服软,对于太皇太后来说就是好事。

终究是亲孙子,血缘关系摆在那里,在不牵扯到利益的时候,自然还是盼着孙子好。

现在孙子服软,不再硬顶着自己干了,两人关系不用走到最坏的一步,难道不是好事吗?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窦静姝索性对于太皇太后跟刘彻两人的权利之争,不再太过于关心了。

她既然没有办法改变现在太皇太后对刘彻的态度,自然也不可能让未来的刘彻手下留情。

那样等刘彻正式掌握大权以后,原本属于太皇太后一系的人,不受刘彻待见也是正常的。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权势鼎盛的人,等大汉当家做主的人换一个了,肯定不会还这么风光。M.

既然她没有办法改变未来窦氏外戚,和馆陶大长公主府落寞下去的情况。

她还不如趁着还是太皇太后手握大权这几年,好好享受一下大汉翁主的生活。

这一天,窦静姝上完经史课以后,便一个人前往校场,打算学习骑射。

原本窦静姝是和常山王刘舜一块学习的,不过现在刘舜已经就藩了。

毕竟新帝登基,没有先帝的皇子还能留在宫中的道理。

所以在刘彻登基以后,先帝的皇子无论年龄大小,全部都去了藩地。

刘舜就藩以后,窦静姝的在宫中的学习,倒是也没有停下来。

反正现在是太皇太后大权在握,窦静姝愿意学,也没有人敢不教。

窦静姝到达校场的时候,正好看到校场上尘土飞扬。

在这一片尘土之中,只见两匹骏马正由远及近的向这边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