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盛极(1 / 2)

无论谁死了,其他人的日子也照样过,哪怕死的人是天子也一样。

过了最开始那一段时间,随着先帝葬入帝陵,太子刘彻登基为帝,在国丧期满了以后,宫里宫外就很少有在提到先帝的了。

不但其他人是这样想的,哪怕是跟先帝最亲的母亲与儿子,现在也没有时间记挂先帝了,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权夺利。

在权势之下,皇家向来是没有多少亲情的,亲生父子、母子之间,因为权力反目成仇的也不在少数。

更何况现在的太皇太后和新帝之间只是祖孙关系,比起母子关系来还要更隔一层,自然就更不会有人愿意妥协。

虽然在先帝临终之前,太皇太后保证过会扶持新帝成为一代明主,却也不会愿意真的把自己手里的权利交出来。

于是主少国疑,新帝尚未弱冠,在朝中大事上,朝臣更多的还是请示太皇太后,新帝如今就算在朝堂上坐着,也不过是个吉祥物。

当然如今朝臣的这个做法也不能算错,毕竟在新帝尚未成年的时候,凡事请示一直都在听政的太皇太后又有什么错?

好歹太皇太后已经有这么多年听政的经验,比新帝一个毛头小子要强多了。

就算在先帝时期,不同样也是未央宫、长乐宫两宫共同问政?

只不过从先帝时期,未央宫的权利更大,现在变成了长乐宫的权利更大。

可是这做法也没问题,毕竟在天子未成年的时候,本来手里就掌握不了权利。

如今的新帝哪怕已经娶妻,却还是没有成年,权利握在太皇太后手里,还真没有人能挑出错来。

据《礼记》所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也就是男子到了二十岁,才算到了成人年龄,能够担负起责任了。

虽然因为先帝自感时日无多,在新帝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提前为新帝举办了冠礼,想让新帝即位就能够亲政。

不过人们的固有思维却不是容易这么改变的,尤其是现在大家行事,还普遍遵循《礼记》的时候。

哪怕男子已经娶妻生子,只要还没到弱冠之年,还是会被人看做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新帝尚未正式成年,现在太后听政又本来就是传统,连先帝在的时候,太皇太后都能插手政事,朝臣自然还是习惯性听从太皇太后的意见。

于是刘彻一个少年天子初登基,哪怕已经举行冠礼能够亲政了,在很多事情上却还是由原来的窦太后,现在的窦太皇太后说了算。ωωw.

可是少年天子才登上帝位,发现尽管坐拥万里江山,却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主,要受着太皇太后的压制,难免耿耿于怀。

毕竟哪怕是少年天子,只要坐在了天子的这个位置上,肯定也是想自己掌握大权,而不是只能在朝堂上做一个吉祥物。

所以新帝登基以后,其实也干过不少争权夺利的事情,因为现在朝臣大多更偏向太皇太后,新帝也在自己召纳贤士来做官。

并且开始重新制定关于天子地位的各种制度,以及想要推翻现在太皇太后信奉的道家学说,改为崇尚儒家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