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后悔(1 / 2)

其实有很多事情,窦静姝心里面尽管并不想愿意认,却还是有几分明白的。

从她到了这个时代以后,一开始做出的选择,就代表了她明白靠自己的本事,在这个时代生活下去不容易。

毕竟她在知道自己和李家,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而是有着一表三千里的亲戚关系。

并且因为恰好父母双亡,靠着这一点亲戚关系,是有机会留在李家生活以后,就没有想过其他出路。

一直都是想着要怎么样才能留在李家,怎么样才能在李家站稳脚跟,打算靠着李家过安稳富贵的生活。

哪怕明白在李家的生活,也不会像她一开始想的那样好,都从来没有改变过主意,选择离开李家。

她的这些做法,看起来还算不错,直接就选择了一条没什么危险的路,可以在这乱世之中,没有什么大波折的生活下去。

可是无论她在心里面替自己找了多少理由,这个做法同样也代表了,她没有底气自己能在这个乱世之中生活下去。

谁让她一开始替自己找的那些理由,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更多的时候,也是她知道自己没那个自己立足的本事。

要是她真的有本事的话,她原本为自己找的那个一定要投靠李家的理由,乱世之中孤女不容易生存压根就不是理由。

现在还是隋唐时期,对女子的束缚并没有后世那么大,几十年后还能出现女皇,现在女子要是有本事,也不是没有机会自己建立势力。

在她知道的历史上,李秀宁不也自己拉起了一路人马,还打了不少胜仗,占据了一大片地盘,使得娘子军的威名远扬。

李渊在太原起兵造反以后,朝廷除了要派军平叛以外,肯定还要追究李渊亲属的责任。

这造反的事情,无论是放在哪个皇帝当政的时候,都是诛连九族的大罪。

跟在李渊身边的亲属还好,没有跟着李渊待在太原的亲属,当时的处境都挺危险的。

李渊做皇帝前,唯一的庶子李五郎李智云,就是死在了朝廷的诛连上面。

反倒是李三娘李秀宁,尽管当时是在长安,是朝廷的国都所在的地方,处境还要更危险一些。

在面临被朝廷追究责任的时候,却并没有随着夫婿一块去太原投靠李渊。

反而是在女扮男装后,选择隐姓埋名的用钱财赈济灾民,直接招兵买马起来。

有着钱财打底,李秀宁很快就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又靠着这些人以小做大,使得手下的队伍越来越大。

再靠着这些手下的人马,不断的侵占地盘,攻打其他势力,手里的人手和地盘也越来越大,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势力了。

只是后面李渊的军队也到了这个地方,李秀宁没有和父兄争夺地盘,才渐渐的被父兄的光芒给掩盖了。

有着李秀宁这个现成的例子在这里,她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走李秀宁这一条路,凡事靠自己立足?

原本窦静姝倒是没有细想,她刚好一来到这个时代,就碰上了未来胜利者李家,又是自己亲戚,投靠李家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不过窦静姝也不是真的一点都不明白自己的想法,其实她并没有那个信心,自己能够复制李秀宁走的那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