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帝王心思(1 / 2)

岐王没了的消息,一下子就在朝堂内外引起了轰然大波。

不只是因为岐王没得蹊跷,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没了。

也是因为岐王的身份特殊,是先帝留下的最后一个儿子了。

官家在册封三大王、四大王、五大王等亲生儿子的时候,同时也把侄子,也就是先帝留下的这个独子给封为岐王了。

这样特殊的身份,又莫名其妙没了,怎么可能不让人怀疑是官家动得手?

普通人还好,怀疑归怀疑,皇家的事情却也牵连不到自己头上,看个热闹就行了。

就算先帝时期的那些老臣,从当初就直接承认官家为帝了,也能看出他们对先帝的忠心有限。

现在发现先帝的儿子都没了,也最多不过心里惋惜一下,不会多做什么事。

皇家的事情嘛!无论谁得势谁失势,都是皇家内部的事情,外臣肯定不会特别上心。

皇家人却不一样,官家亲生的儿子尽管不用担心自己出事,可是在良知的作用下,却还得很自责。

谁让如今的皇室终究才成为皇室没多久,大多数皇子还是普通人的心性,没有那么多天家无情的感悟。

不过这些皇子就算良心不安,其实情况也不算有多糟,好歹自己没有什么危险。

只是对于些官家的兄弟、侄子来说,就要担心自己的安全了,尤其是官家的四弟齐王。

毕竟先帝留下的两个儿子,不过是两三年时间的功夫,接连人就都没了,究竟是因为什么大家也能猜到!

都知道是因为官家的皇位想传给儿子,把皇位在自己的子孙后代中间传承下去,这些绊脚石自然要踢开。

可是按照官家登基的时候,打出的兄终弟及的旗号,齐王在这件事情上的危险,还要高过先帝留下的两个儿子。

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想法,齐王自然不可能等着倒霉,干脆联合一些心腹以及宰相打算直接造反。

当然,现在官家登基时间已久,已经完全坐稳帝位了,要想造反成功性几乎就没有。

哪怕齐王已经联系了宰相,并不算是毫无准备,结果也没有产生奇迹。

本来也是,齐王对官家有防备之心,难道官家对齐王就没有防备之心了?

于是齐王联系人造反,想要直接登基的事情,都还没有正式实施,就被告到官家那里了。

官家自然是震怒,直接要拿齐王问罪,却没料到楚王誓死阻拦,认为齐王是无辜的。

觉得齐王已经是默认的下一任官家了,犯不着造反,坚决为齐王喊冤,把官家气得个不行。

这事楚王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还没动手的时候,齐王就已经被拿下了,谁知道齐王是不是真的有反意?

只是楚王的话再有道理,看着儿子竟然为了来叔父顶撞自己,官家也不可能高兴,第一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严厉斥责了楚王。

静姝坐在凉亭里面,就听着三大王转述了当时的情形以后,又开口抱怨起来。

他先是抱怨楚王太不省心了,怎么能真和爹爹闹起来,无论如何也不能这样对待爹爹。

随后又抱怨官家太严厉了,怎么能够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点面子都不给楚王留,直接就严厉斥责楚王。

听到三大王的这一系列话,静姝简直恨不得捂上耳朵,当做没有听到三大王这些事关皇室、关于储位的事情。

其实静姝更加希望的是,今天压根就没有和三大王见面,皇家实在是太危险了。

原本静姝就觉得和皇室走的太近,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五娘就是前车之鉴。

在岐王也出事以后,她就更觉得皇室太危险了,很容易就丢了性命。

要是放在六年前,岐王的地位绝对比现在的三大王要高,好歹也是那时候官家仅有的两个儿子之一。

如今不过十年的功夫都没到,岐王别说没有曾经那样有地位了,连性命都没有了。

现在三大王的处境看着倒是还好,是官家的亲儿子,下一任官家还极有可能是同胞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