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被贬(1 / 2)

回到家以后,静姝也彻底放松下来了。

在爹爹、阿翁面前,再次把今天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一遍以后,事情就跟她没关系了。

反正无论有什么事,都有家人在做主了,也不需要她来关心。

不过虽然静姝不用关心这些事情,毕竟她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娘子,在这些事上就算再关心,也不没有说话的余地。

可是关于此事后面的那些消息,静姝却也不是一点都不知道。

她还是从朱氏那里知道,朝堂之上因为这事,已经闹翻了天。

因为当初先帝立国的时候,是直接由手下的兵将皇袍加身,推上皇帝位置。

先帝在自己通过这个办法登上皇位的时候,倒是没觉得这个做法有什么错。

可是等江山成了自家的以后,先帝肯定也不愿意以后再出现这种事情,让自家后代因为同样的事情丢掉江山。

为了预防以后再出现此类的事情,先帝除了重文轻武,不让手下武将势大,免得再出现自己这样的人以外,同时也在不断的提高文官的地位。

可是就算是皇帝也得有人可用,治理江山也不是靠皇帝一人就行了,政令这些总得让人去执行,武将信不过,自然只有重用文官。

所以现在为了彰显文官治国的重要性,免得武将仗着军功骄纵起来,说的都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甚至一开始的时候,为了让文官的地位,能够迅速压过武将,还曾立下过本朝不得杀士大夫的规定。

文官的地位高了,又不会因言获罪,最多就不过是被贬官。

并且要是因为不惧强权被贬官,一般的还会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所以大家的胆子也就大了,反正最坏的结果,也坏不到哪里去。

于是现在朝臣中,时常就会出现不给宫里官家面子的事情。平时官家要是有什么小事做的不妥当,都会有一大批朝臣要进谏官家,直到官家妥协才罢休。

现在三大王还是真正做错了事,并且这事也影响到自己与家人的安全,这些朝臣自然不会就这么算了。

于是在官家做出最后处罚之前,那是天天都有朝臣当着官家的面进行劝诫。

如果换做一个软弱一点的帝王,看着所有朝臣都是这个态度,说不定就妥协了。

不过当今官家虽然不是本朝的开国之君,却是开国之君的弟弟,也是从无数风雨中走出来的皇帝。

还是跟那些立朝已久以后,深宫里面养出来的皇帝不一样,并不是一个会被臣子意见裹挟的皇帝。

面对所有朝臣都是一心想处罚儿子的态度,官家不但不妥协,反而还跟这些朝臣杠上了。

谁让现在已经不只是这事了,而是谁先妥协,从此以后谁的地位都要低几分,无论对于官家和朝臣来说都是一样。

对于朝臣来说,要是这么大的事情,都不能让三大王受到处罚,以后他们和家人的安全还有什么保证。ωω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