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风波平息(1 / 2)

窦静姝的猜测并没有出错,在万贵妃把她叫过去恩威并施的敲打一番以后。

宫里面原本传的沸沸扬扬,皇帝要废掉皇太子的传言,就好像一夕之间全部消失了。

窦静姝现在身份不同了,知道的消息也要更多一些了。

她知道这些所谓的传言,其实还真不是传言,而是事实。

也知道这些传言并不是突然消失了,而是皇帝的打算在前朝折戟了。

皇帝是真正起了废太子的心思,还召见过不少重臣,说太子的过错。

“皇太子无德,恐担不起这天下的重任!朕不愿因爱子而让百姓受苦,有意废太子。”

只不过比起偏宠万贵妃,又纵容内侍专权的皇帝来说,还是仁厚的皇太子更得人心。

而且大家也求稳,本来由皇长子做皇太子就是最稳妥,也不会乱皇家传承的办法。

又明白要是坏了这个最符合礼法的传承规矩,后面乱子就会多起来。

在没有天大的利益摆在眼前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求稳。

于是皇帝的这个做法,就遭到这些重臣的一致反驳,大家都认为皇太子仁厚有德。

皇帝用来想要废掉皇太子的理由,一点都不够充分。

“臣等都认为皇太子担得起储君之德,若无故被废,反而才是动摇国本的祸事。”

并且就算看到所有重臣都并不支持自己的决定,皇帝也并没有放弃这个打算。

而是和重臣僵持起来,谁也不能劝服谁。

就算对着朝中重臣没有办法,对着同样不支持自己的决定,一直劝解自己不要废掉皇太子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还直接给贬去守陵了。

真正让事情出现转机,却是泰山发生地动了。

无论怎么样,泰山发生地动的事情,肯定比宫中走水的事情大。

毕竟皇宫地位特殊,泰山的地位却更加特殊。

一直以来,都有“泰山安,而天下安”的说法。

所有的皇帝,也是把“泰山封禅”看做是一个天大的荣耀。

哪怕不远千里,也要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皇宫却是历朝历代都在换,位置也从原来的长安、洛阳、汴京,变到现在这里了。

有时候新朝建立,还会把前朝的皇宫给烧了,哪有泰山的地位稳固?

同样的,地动这样只能是天灾的灾祸,肯定也比走水可能是人祸的灾祸,要严重不少。

要是泰山地动的事情,发生在皇帝想要废掉皇太子之前。

皇帝直接用这个理由,来废掉皇太子,说不定还真能够成功。

反正泰山发生地动是大事,总得有人来承担这个责任。

偏偏泰山地动的事情,发生在皇帝有意废掉皇太子之后,事情就不是这样一回事了。

又有钦天监的人禀告“泰山地动,应在东宫。”

这些话,摆明就是说泰山地动,是皇帝想要改立的太子的事情,引起了上天警示。

得到泰山地动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想要废掉皇太子,上天给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