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奇点义肢(1 / 2)

不敢相信的肖宏远细细问方逐溪一些理论,发现竟然是真的将两种理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了,现在就缺实际做出来样品进行验证与修改了。

对方逐溪的天才,肖宏远心中只有震撼,既然理论基本完成,那人员就好安排了,只要一些优秀的研究生的来帮忙就可以,并不需要顶级的教授参与,而基地并不缺乏此层次的人才。

至于资金与试验场地就更好办,国家对此很支持,对国之重器的投入不会吝啬,只管投入就是了。

在肖宏远亲自操持下,一支以方逐溪为组长的科研小组迅速成立,专门负责人工智能与超高音速武器的结合。

接下来就是耗时间的水磨功夫,科技孵化系统也帮不上忙,只能由方逐溪带着团队的年轻人一段段代码编写,按照理论设计落实一个个零部件。

基地里,方逐溪隐姓埋名搞科研,外面的世界,宋心怡携带划时代的技术强势进入种花家义肢市场,在这个领域掀起了浩然大波。

在进入基地科研之前,方逐溪交了5亿的启动资金给宋心怡,让她视情况开展“奇点科技”公司业务。

此前方逐溪已经和宋心怡一起在鹏城的cbd区南山区租了层办公楼作为奇点科技驻地,方逐溪去基地科研以后,宋心怡迅速到猎头市场物色了几名职业经理人担任财务、人事部门的主管,搭建了公司的管理层,又让人事部门去招聘了十来个职员,算是将总公司的架构简陋地搭建起来。

至于“奇点科技”总公司的技术部门,宋心怡留待方逐溪回来再正式组建,现在有需要的时候她可以凭借方逐溪的名义去找欧阳菲、廖元瑜等教授寻求技术支持。

总公司组建以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收购种花家义肢行业比较出名的“奥维科技”公司,

宋心怡带了两名公司员工去川府实地考察一番,确认了“奥维科技”公司的确是一家值得购买的公司,除了它的富二代老板比较拉稀,其他的员工大部分都不错,公司管理的义肢工厂也设备齐全,技术工人水平不弱,买过来以后适当改组,“奇点义肢”公司可以很快就向市场推出产品。

当然,这个不错只是对于“奇点科技”这样想新加入这个行业的公司而言,对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就没什么价值了,从人和设备来说是与企业本来就拥有的资源重叠,购买的效益并不大。

“奥维科技”老板急着套现脱手公司,加上义肢市场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其他企业对吞并这家公司的意欲并不大,因为如果“奥维科技”倒了,他们随时提高生产量就可以吞掉“奥维科技”空出来的市场份额,根本不需要购买它才能获利,反而购买这公司还要成本。

这主要也是因为“奥维科技”并没有什么核心科技,它会的东西其他同行也都会,购买它并没有什么好处。其他同行都像在看笑话等着,暗地里都偷偷加大了产量,以填补即将可能空出来的市场份额。

公司无人问津,急于用钱还债的“奥维科技”老板急得团团团,只好将公司的价位不断往下调,宋心怡看准机会稍微提出了购买的意愿,就以比较优惠的3亿多元收购了“奥维科技”及其工厂、渠道。

宋心怡的处事风格比较雷厉风行,买下公司后改名为“奇点义肢”作为“奇点科技”的子公司,除了解雇个别原老板的心腹,大部分员工都被留用了。

曹煜是“奥维科技”的生产总监,刚踏入不惑之年,此刻他正忐忑不安地站在新任ceo办公室门前。

一个小时前,他接到总裁办公室秘书电话,让他马上过来汇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