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22章(1 / 2)

2000年十月,我在四会市的中山公园里面的一个亭子旁坐着画素描,广东人喜欢给年龄大一点的画炭精素描画像,要求画得像黑白照片一样逼真,2000年左右的时候好像广东,广西,福建都有这个风俗,他们认为,碳精素描画像能够保持几十年不掉色。那个时候已经有过塑技术,画好了,外面再过塑一层塑料,就可以永久保存。

画素描画像,要求非常非常的高,有一点点不像,别人就不愿意付钱,为了招揽生意,总是画一些伟人画像,画伟人画像要求更高,稍微有一丁丁点不像。就会被别人骂的。

有一天,zq市西江晚报的记者采访我,问我画这个画了多久了?,我说我全靠自学,从97年就开始自学画素描,到现在断断续续三四年了,记者问我,通过和你攀谈,我感觉你也是一个挺有文化的人,每天在太阳底下给别人画素描,赚取一点微薄的收入,你有没有感觉到很落魄?

我对西江晚报的记者说:“唉,落魄到谈不上,反正赚钱很难是真,赚到钱多了就可以住住旅馆,实在赚不到钱就睡大街呗!,广东这边凉亭很多,天气也不冷,最讨厌的就是蚊子了。”记者看着我笑,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几天以后,中山公园报亭的老板娘,远远的看见我,说:“画像佬,你上了报纸了。那我送你一份,你自己看”。我拿着那份zq市西江晚报,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内心很平静,因为生活还得继续,生活绝不会因为被记者采访了,就会马上改变。一切还是需要自己去不断的奋斗的。

又过了几天,一个戴眼镜的50多岁的大叔,长的斯斯文文的,拿着一张很残旧很残旧的照片,说是他的母亲,去世很多年了,想让我把那张照片画成一张碳精素描画像,但是照片实在太老旧了,模糊不清,我画了几遍,戴眼镜的大叔都是不太满意,说跟他印象中的母亲并不是很像。

我说那就没有办法啦,因为您的照片实在太模糊,斑斑驳驳的,很多地方掉色严重,戴眼镜的大叔给了我50块钱,然后说想请我吃顿饭,我不愿意去,但是盛情难却,就跟着他去了。

到了一家马路边的本地人开的饭店,戴眼镜的大叔简简单单的点了几个菜,要了一瓶米酒,简简单单的客套,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戴眼镜的大叔问我:“你多大了?,家里还有什么人?”

我老老实实的回答他:“我今年28了,家里好多年没有回家了,跟家里人的关系也不太好,而且这么多年我也没赚到钱,一个男人没赚到钱,是没有脸回家的,不提也罢。”

戴眼镜的大叔说:“那你有没有考虑在四会找一个老婆呢?”

我忍不住哈哈大笑:“我现在跟乞丐差不多,住店的钱我都没有,哪个女人会嫁给我?”

戴眼镜的大叔说:“我有一个女儿,今年31岁,比你大三岁,大专毕业,在清塘镇玉器街,开一个小档,卖玉石,年轻的时候眼光高,慢慢的剩下了,我观察你好几天了,我感觉你这个人忠厚老实讲义气,长的还行,如果你愿意的话,吃完这顿饭,跟我去我们家里,跟我女儿见一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