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羊叔子(1 / 2)

洛阳皇宫大殿内

坐在龙位上,饱受各种兵败消息打击的司马昭,已是双目猩红,满面憔悴,比起半年之前,如今仿佛老了十岁都不止。

与之前的杀伐锐利不同,现在的司马昭早已是沮丧阴郁的衰老模样。

不过,即使是这样,鹰眼狼顾之相的他,眼神依然幽深如狼,阴冷骇人。

他本可以在曹髦大军尚未抵达洛阳时,带领着司马氏全族逃出洛阳城的。

但是后来他之所以放弃逃跑,是因为他思前想后,发现,他似乎无地可逃!

面对已经取得决战胜利的曹髦,那些原先属于晋朝的边将,极有可能会为了个人性命安全以及他们家族的利益,不愿再支持自己了,甚至于有可能寻机杀了自己,再拿着自己的人头向曹髦请罪邀功。

虽然此前他们几乎都是受司马氏提拔,成为了一方之长,可在生死存亡的利益面前,谁又能知道他们的具体心思呢?当初能背叛曹魏,那么现在背叛自己,想必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还有就是,自己若一意孤行,非要决定率家族出城,城里的禁军愿意跟随自己出城的,恐怕也不多。毕竟掌管禁军的各中低层将校,都是城内各家族的子弟,他们又怎会抛弃家小,舍命相随呢?

到时候,自己少兵少将,还带着家族老弱等包袱,去逃亡到忠心未知的边将那里,岂不是真成了刀案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如果坚守洛阳情况就不同了,虽然要直面曹髦大军的兵锋,但是只要自己尚在城中,那么相信自己就还能控制的住禁军,也有能力压制的住那些暗潮涌动的世家大族。

何况城中还有六万精锐北军,再重金招募城中地痞流氓和精壮百姓,并释放狱中全部悍匪囚徒,发予兵器后,也能勉强凑足十多万大军共同守城。

这样比起曹髦的大军数量,也不遑多让了。

再凭借洛阳的墙高城坚,守他个半年,等曹髦大军粮草消耗殆尽,无奈退军后,那么自己依然有可能是最后的赢家。

正是思虑到种种这些,司马昭才放弃逃跑,决定守城。

他先是下旨,要求各地将领率兵勤王,然后又命令亲信率领禁军,在洛阳城中抓捕了一些,在他看来可能是要通敌的大臣和将领。

最后又命人在城内酒肆勾栏等人群集中之地到处散布谣言,声称曹髦会在攻破洛阳城后,屠尽曾经弃魏从晋的所有不忠军民。

当做完这一切后,剩下的就是布防守城了。

可派谁来统筹一切,负责守城呢?

事关自己的生死,这负责守城之人,必须要有能力,还要绝对忠诚于自己才行。

在司马昭看来,自己手下里,有水平又有忠心的人,大都先前在与曹髦大军作战的过程中尽皆战死了,而唯一剩下的人选,就只有尚被关在大狱中的钟会了。

但此前钟会的一系列军事失误,又让司马昭认为钟会的能力,似乎并没自己想象的那么可靠。

而且生性多疑的司马昭,时常觉得钟会这个人,可能会在生死利益面前,反叛自己。

想到此,司马昭不禁在心里叹了口气。

无奈的司马昭,望向犹如一片死寂的朝堂,用早已变成沙哑的声音,森森的道:

“朕已下旨命令各地将领派兵勤王了,诸位不必过于担忧。虽然如今大敌当前,洛阳被十多万魏军给包围了,可洛阳城内也还是有十多万大军的。敌我兵力是相当的,即使我们不能出城与敌交锋,但想长期坚守还是不成问题的。等魏军粮草一尽,他们也必然退却。

不知可有爱卿,有信心主动担负起这守城之任?”

朝臣们在听完司马昭此话后,皆深埋头颅,不作应答,因为此时他们的心里都在各自打着不同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