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认怂袁本初,如火亦如荼中(1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4361 字 2023-05-26

不用赵旻开口,董昭、刘晔这双人组便将张郃、刘备呛得不轻。

张郃虽讷讷不能言,刘备却不能不开口。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公仁兄有何高见,不妨明言。”

董昭微微一笑,作揖缓缓道。

“玄德,袁本初若以为许都过于狭小,天子可迁都至长安、洛阳;

再者,天子虽偶有失德之举,然天子并无大过也,愚以为天子不可废,君以为然否?”

刘晔依然唱红脸。

“玄德公,不如天子迁都至邺城如何?”

张郃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

袁绍绝对不可能同意天子迁都至邺城。

且不说袁绍和赵旻如何共存,只说刘协若下一道诏令,命赵旻、袁绍二人自相残杀,那岂不是要闹出天大的笑话?

你当这是小孩子玩过家家?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简言之,不管是白脸董昭,还是红脸刘晔,他们只有一个意思:

袁绍你若真心实意想结盟,那就请拿出有诚意的条件来!

人家孙策与赵旻结盟,尚且知道互为攻守!

哦,你袁绍就只知道占便宜没够?

你当我们卫府是傻子不成?

一直默默欣赏臣属表演的赵旻,努力憋着笑,向刘备和张郃二人正色抱拳道。

“两位叔父,若袁公确有诚意结盟,便有劳二位大人转告袁公:所谓结盟,乃守望相助、互为攻守之两利之事,而非一方得利之举。

稍后旻将略备粗茶淡饭,请二位大人用过午饭再走不迟。”

刘备和张郃二人对视一眼后,同时无奈一笑。

袁绍这算盘打得太响,赵旻根本不可能接受。

首发&:塔>-读小说

此事细细想来,倒也令二人唏嘘不已。

在一年之前,谁又能想到,赵旻这个小小军司马,一年后实力竟能与袁绍比肩呢?

一念及此,刘备心中竟有些泛酸:

备自中平四年起兵平张纯张举,尔来一十有三年矣!而今始有落脚之地,却要拜阿旻所赐!

反观阿旻,一年之间,竟已创下偌大基业也!

悲哉!痛哉!

不理自怜自伤的刘帮主,咱们再来看张郃。

其人实则早就料到,自己注定要白跑一遭。

是以其人苦笑抱拳:“如此,某等便厚颜叨扰阿旻。”

赵旻笑着抱拳:“二位大人休要与旻客气。旻极盼二位大人在卫府常住。”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正事至此为止,刘备便忍不住抱拳问道。

“阿旻,备闻吴子卿正在卫府做客?”

刘备与吴巨是故友,是以刘备如此说,只是给老朋友留点儿面子而已。

赵旻含笑颔首:“玄德叔父,旻仅请吴子卿为旻出些力而已,叔父若欲见其人,旻这便带叔父前去。”

刘备笑道:“有劳阿旻!”

二人向张郃行礼、且赵旻叮嘱董昭陪张郃叙旧之后,赵旻、刘备一前一后,径自来到卫府客房区。

路上,赵旻压低声音道。

“玄德叔父,士威彦而今于交趾,实如伪天子一般无二,甚至,吴子卿亦已实际割据苍梧郡也。”

刘备心中如涌起滔天巨浪,表面却淡定如常。

“阿旻,竟有此事?莫非士族名门出身之士威彦,亦与庶族出身之公孙升济无异乎?”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公孙升济,便是辽东土皇帝公孙度。

赵旻哂笑不已。

“叔父,刘景升身为宗室,尚且行郊祀僭越之举,遑论异姓之臣乎?”

说着,赵旻神色凝重起来。

“叔父切勿涉足交趾,彼处士家四兄弟割据七郡,非本土之士,恐难以压制其众也。旻言尽于此,请大人自决!”

赵旻已经看出,刘备这不甘居于人下之人,已经动了去交趾发展的心思。

这也难怪,东郡地处袁绍、赵旻之间的夹缝之中,是妥妥的四战之地,刘备在东郡,难有猥琐发育的空间。

东郡东、西、南皆为名属汉廷、实属赵旻的地盘,且其地民心皆向赵旻;

东郡北边则与袁绍隔黄河而望,刘备如何扩大地盘?

赵旻驾驭不住雄心勃勃的刘帮主,能将其人压制在东郡方寸之地,已经是赵旻所能做到的极限。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刘备若欲谋发展,目前惟有两条出路,一是投奔刘表,二是投奔公孙度。

按照刘备如今的架势,赵旻已经看明白,其人这是准备前往长沙郡坐镇,实际割据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再徐徐向南发展。

赵旻如今顾不上刘表,乐得看刘备和刘表内卷。

带刘备行至软禁吴巨之客房门前后,赵旻便不再理会这老奸巨猾的二人,径自返回自己书房。

少了刘备这个心眼儿极多的枭雄在场,赵旻与张郃说话便再无顾忌。

“儁乂叔父不妨明言,袁公究竟有何求?”

赵旻抱拳肃然道。

张郃轻叹一声,不自觉地压低声音。

“阿旻,实不相瞒,袁公仍是欲废刘协,另拥宗室子为帝,且袁公不欲与天子同居也。”

赵旻险些被袁绍气笑。

首发&:塔>-读小说

绍叔您既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又不愿受制于天子?

哪里有这种好事儿!

刘晔仍未出戏,其人冷哼一声。

“儁乂,袁公莫非欲效仿董仲颖乎?”

张郃吓了一大跳,连连摆手。

“非也非也!子扬休要胡言!袁公五世三公,世代忠良,绝无称帝僭越之心。袁公惟愿成昔年齐桓公之霸业,为天子扫荡四方耳。”

赵旻哑然失笑。

“儁乂叔父,我皇汉岂是分封之周朝?叔父之言,恐贻笑大方焉。”

诚然。

两汉继承于大一统之大秦,乃是妥妥的集权郡县制,并非分封制。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张郃这个比喻极不恰当。

董昭这个白脸继续打圆场。

“儁乂,废天子绝无可能,迁都更无可能。请儁乂转告本初公,舍此两点,余者皆可商量。你放心,卫将军绝不愿与本初公为敌。”

言罢,冬董昭将简册还给张郃。

张郃无奈颔首。

虽然未谈拢,但至少张郃已清楚,赵旻确实不反对与袁绍结盟。

于是众人闲聊起来。

赵旻习惯性地拉拢张郃,张郃习惯性地婉拒赵旻。

最后,张郃套话,欲问明匈奴之战详情…

他可找对人了!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未来,自己与刘备之间那一战,终是不可避免。

午宴后,赵旻信守承诺,遣大匠随刘备返回东郡,在东郡为刘备兴建制肥工坊。

张郃心中一动,决定劝袁绍,将制肥之事写入结盟条件之中。

这趟出使,张郃不算空忙一场。

赵旻更未空忙,他已知道:

内忧外患交迫之下,袁绍如今从心…也就是认怂了。

如此一来,赵旻今年只需专注对付韩遂、张鲁和刘璋即可。

至于黄祖…

赵旻从来都未将黄祖当回事儿,虽然黄祖是妥妥的宿将。

送走刘备、张郃二人后,赵旻乖乖走进卫府后院正堂…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只见赵大娘正与蔡琰谈笑甚欢。

赵旻暗暗松了口气。

赵旻行礼后,尚未来及开口,便听老娘不满道。

“阿旻,阿彰、阿植二子,何时返京?”

赵旻心中登时哀叹起来。

毋庸置疑,这个无良师父,又忘了他那两个爱徒…

【作者题外话】:张郃拿齐桓公作比喻,确实不得体。

齐桓公那是真正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里说明一点:

先秦有两个齐桓公,一个是春秋姜齐的齐桓公;一个是战国田齐的齐桓公。

首发&:塔>-读小说

扁鹊见的,实际不是蔡桓公,而是齐桓公,也就是后者。

在《东周列国志》中,冯梦龙将这两个齐桓公弄混了。

剧透一下:刘备因受赵旻刺激,很可能要跑到荆州!

这一章,咱们先重温一下董昭其人其事,下一章,咱们来聊聊刘备的胡须问题。

董昭的历史,是一部前半生充满辛酸惊惧,后半生则毁誉参半的惊悚、争议史。

董昭是魏朝元勋,被誉作“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曹操定都许县,建封五等,魏公、魏王之号,概出于董昭之手。

(董)昭建议:“宜修古建封五等。”……后太祖遂受魏公、魏王之号,皆昭所创。--《魏书董昭传》

然而按《昭传》线索,可知传主早年曾仕宦袁绍,且身登高位;

因此其人改换门庭之始末,便颇具探讨价值。

首发&:塔>-读小说

其实《昭传》之中曲笔甚多,且时间跨度颇大。

比较典型的案例便是:

其人本传对董昭“去袁归曹”的细节语焉不详。

哈哈,陈寿先生真是草蛇灰线的宗师!

虽然《昭传》讳称传主脱离袁绍,乃是因为“受谗致罪”,但从董昭兄弟彼时的交往对象(张邈)推断,此言又似有隐喻。

张邈既是兖州之乱的祸首,那么董昭改换门庭,当与此相关。

(张)邈与(袁)绍有隙,绍受谗,将致罪于(董)昭。--《魏书董昭传》

另外从董昭归曹(西历196年)之后的职官待遇来看,他长期被归入汉臣之列;

真正进入司空幕府,已经晚在建安十二年(207)。

可知董昭在曹操集团中长期不受信任,属于被待以客卿之礼的外来人士。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有鉴于此,董昭在建安中后期不顾廉耻,屡次向曹操进献篡汉之计,乃至被时论视作“佞人”,或许亦是自保图存之策。

(苏则)曰:“苏则之膝,非佞人(董昭)之枕也。”--《魏书董昭传》

按《昭传》,传主兖州籍贯,举孝廉出身,历仕诸县;群雄割据后,遂为袁绍参军。

东汉士人出仕,一般先为郡县吏,再举孝廉、茂才,之后出为县令、县长,这种仕宦路径被称作“正途”。

由此可知,董昭家族在兖州地方当属大姓豪右,也就是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