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终(1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3662 字 2023-05-26

赵旻唤来赵俨,遣其人带于禁、史阿二人赴尚书台,寻荀彧商议配货之事。

随后,赵旻复又召开会议,继续探讨正旦大典下一个环节。

赵旻心中虽对东汉礼仪厌烦至极,甚至腹诽不已,其人面上却始终带着笑意,仿佛其人乐此不疲…

苟哥的境界,除当世寥寥数人之外,一般人难以企及。

荀彧做事毫不拖泥带水,其人得知于禁和史阿来意后,短短两刻钟,便已安排妥当一切。

于是于禁与史阿兵分两路。

于禁率领其人麾下军司马,持赵旻兵符前往北军军营调兵;

史阿则带着其人手下一众游侠,赶着马车前去城外作坊配货。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二人约好申时三刻,也就是下午三点四十五分在许都北门汇合,随后同赴关中。

不提此二人行踪如何。

暮色降临后,因上午时,众人在太常董昭、宗正刘艾引导之下,已将大典礼仪梳理完毕之故,因此下午会议进度便快到飞起。

一个下午的时间,正旦大典的主体框架便已初步搭建完成。

正旦大典绝非一场仪式,而是包括岁除(即今日除夕)大傩(驱邪傩戏,至今仍存)、岁除晚宴、君臣守岁、正旦群臣朝贺、郊祀…

这一系列仪式感满满的活动。

因此,廷乐、廷舞的目录,也需拟订出来。

诸君可以将此视为东汉版春晚。

不出意外,赵旻那两首曲子,也被纳入宫廷奏乐曲目之中,或许还会被编成廷舞。

此外,自岁除至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段时间的许都城内外治安,也是重中之重。

首发&:塔>-读小说

不过,这当然难不倒赵旻和赵甲二人。

简言之,这一日下来,卫府效率极高,只是苦了一直在做会议记录的毛玠。

受前世戎马生涯影响,赵旻有令人做会议纪要、并将其签发至己方实际割据所有州郡的习惯。

这也算是赵旻所独创的“卫府邸报”。

最后是任务分派。

赵旻做好分工安排、并加盖印玺签发卫府诏令后,开了整整一天的会议便宣告结束。

众人纷纷起身,放松一下筋骨。

老干部段煨站起身,锤了锤自己的老腰,忍不住抱怨道。

“主公,此等议事,老夫不堪其忧也。”

年龄与段煨相仿、但精气神明显强于其人的程昱哂笑起来。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忠明,你尚比老夫年幼一岁,老夫并未不满,你何出此怨言?”

段煨不敢惹暴脾气的程昱,因此其人只是抱拳赔笑,不再开口。

赵旻见状笑道:“段公,旻委实抱歉,今日卫府吃火锅、涮羊肉、饮美酒,为段公补补身子如何?”

段煨的怨气登时荡然无存,老头儿抚须颔首:“甚好!若如此,老夫今后亦可参与议事。”

众人哄堂大笑。

赵旻对赵甲道:“阿甲,遣众亲军司马请杨太尉、孔北海、荀令君至此赴宴,若后将军仍在,亦请其人前来。”

言罢,赵旻再次抱拳。

“诸公可请家眷至此,美酒、菽制品、葵菜、羊肉足量供应。”

已成家者,便笑呵呵地唤来各自仆客请家眷;未成家者,则仍留在正堂闲聊。

赵旻趁机溜回卧房,与小老婆杨樱月温存一番…

塔读^小说<a 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 class="__cf_email__" data-cfemail="d796878797">[email&#160;protected]</a>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二人热吻后,杨樱月声若蚊蚋,满脸娇羞。

“夫君切勿贪杯。”

看杨樱月这个架势,赵旻便明白,杨美女是准备赖在卫府不走了。

赵旻色色一笑:“阿月放心,旻必与阿月共度春宵。”

夫妇二人相视一笑。

这时,曹彰、曹植这两个电灯泡,陡然兴冲冲赶来,打断了夫妇二人的美好气氛。

“徒儿拜见先生,师母!”

赵旻扶起这俩不开眼的半大小子,正欲责备,杨彪和袁夫人便联袂走来。

赵旻瞬间乖巧无比…

“阿彰,阿植,你二人明日便启程返乡,某遣一曲亲卫护送你二人。下马后切记不可脱衣,以免受风寒!”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已近正旦,赵旻应将这俩孩子送回谯县。

杨彪颔首:“阿彰、阿植,你二人确需回乡拜祭曹氏列祖列宗,然学问亦不可耽误!”

二子恭恭敬敬应是后,旋即兴奋起来。

“先生欲纳阿姊为妾乎?”

这就是典型的哪壶不开提哪壶。

本来笑吟吟的杨樱月,一张俏脸登时冷若冰霜。

赵旻则竭力忍住一剑刺死这俩熊孩子的冲动,黑着脸道。

“无稽之谈!你二人既拜某为师,某焉可再纳你二人之姊为妾?再说,某何曾见过你二人阿姊?”

赵旻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他偷偷打量曹氏女…亦即历史上的清河长公主时,曹彰曹植二人皆在场。

所以曹彰满脸不服。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其人正要辩驳,却被杨彪拍了拍肩膀。

杨彪叹道:“阿彰,阿植,休得胡言!你二人随老夫来,老夫带你二人尝一尝菽制品。”

一老二少离去后,袁夫人也叹了口气。

“阿旻,空穴来风,岂非无因。如此看来,卞夫人确曾有意也。天子深恨曹孟德,你好自为之!”

言罢,其人拉着义女柔荑,走进卧房。

赵旻心态有些凌乱。

少顷,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赵旻夫妇二人出席。

一张张几上,皆摆着一套铜制小火锅、胡麻酱、茱萸油、蒜蓉及涮菜,仆客们负责为众人传菜。

众人按照年龄分几跪坐,杨彪喜爱曹彰曹植,故而令二子跪坐于自己左右。

待新酿之白酒启封后,酒香登时与肉香混杂,飘满整个卫府正堂。

塔读^小说<a 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 class="__cf_email__" data-cfemail="a4e5f4f4e4">[email&#160;protected]</a>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见众人鼻翼不住抽动,赵旻笑道:“宴后,诸公可各携十坛美酒回府。”

众人皆动容。

荀彧笑着作揖。

“诸公有所不知,此酒费粮甚多,故其价不菲也。”

荀彧如今对赵旻越来越喜欢。

这倒不是因为赵旻让其人挣到大钱。

荀彧对于财帛一向淡然,真正让荀彧高兴的,是赵旻大幅降低了书卷的成本。

这就相当于大幅降低了教育门槛。

何况赵旻曾亲口向荀彧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于是乎,在火锅的袅袅热气中,荀彧忍不住抬头道:“卫将军,定凉州之策已着手实施?”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众人皆停止交谈,看向二人。

赵旻颔首:“回令君,车马行货物既已上路,凉州兴盛便可期也。然则,税制方面,旻仍拿捏不定焉。”

言罢,其人长叹一声,忍不住高歌道。

“昔年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赵旻的歌喉愈发浑厚动人,而且,这首诗,与汉末乱世凉州的情况极为贴近。

只是,堂上众人忍不住低声唱道。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杨彪见二子懵懵懂懂,便一左一右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

“阿彰,阿植,此乃令师感慨乱世无情、官不恤民之诗也,此诗反映之情景,应为凉州时局焉。”

荀彧沉吟良久后,俊目含泪,喟然一叹。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也罢!卫将军,朝廷免凉州三年税收如何?”

赵旻含泪抱拳。

“此治标不治本也。荀令君,旻以为,当于凉州兴建工坊、倡导百工及商贾、且不将二者纳入贱籍,方为治本之策也。”

两汉规定,“巫、医、百工、商贾”之外的子弟,才配称作“良家子”。

彼时从事商贾行业,甚至被认为是自轻自贱的行为,比如王烈避难辽东时,便“为商贾自秽”。

然而话说回来,除了良田万顷的名门望族,谁家里能仅靠耕种良田供饱暖?

反正,因赵大娘多年经商,赵旻显然不是良家子,尽管他家极富有。

曹孙刘三人,无一是良家子。

两汉时的良家子,门槛何其高也。

荀彧再次长叹:“卫将军,此事非三五年之功也,兼且各州歧之已久矣。”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如果这么说,那么董卓老贼简直是大汉好相国!

呵呵。

都怪这个世界太浮躁,能静下心看书的人越来越少。

不说此事,咱们聊一聊董卓和徐荣。

公孙度起于微贱,发迹契机是被玄菟太守公孙琙收养。

关于收养的始末因由,《魏书八公孙度传》有详细记载,不再赘述。

如果说公孙琙给了公孙度入仕的途径,那徐荣则给了他一步登天的机会。

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魏书公孙度传》

徐荣是董卓麾下中郎将,极受宠待。

董卓上洛之始(西历1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