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尚道,导致普通国民心中,颇为推崇鬼神之说。

绝大多数普通人都相信,人死之后绝对会变成鬼,若是有冤情,就会回来申冤。

书童看见蒋子英和宋思文接连出事,想起以前在外头听说的一些怪力乱神之说,便联想到前不久的案件上去。

听说,那些人为什么失踪,又怎么死去的,到现在都没查清楚。

因为碰上时玉公主的国丧,也没几个人去查。

只是官府和国子监,给了其家属不少抚恤,将此事压下了。

那些人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能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听到书童这些话,宋时蕴心里浮起些许的异样。

她追问道:“那你知道,当时失踪了多少人吗?”

书童迟疑了一下,“七八个吧?听说是结伴出去玩,一起失踪的,但具体是怎么的,小人就不知道了。”

七八个?

这已经是很大的失踪案件了。

在她死后第二天,失踪了这么多人。

因为国丧,又恰巧被压下不提,悄悄遮掩过去。

这么多人命,就这么算了?

宋时蕴怎么感觉,时间线上这么奇怪?

七八个人……

这个数字,也值得探究。

她死后第二天……

若是用以封魂,正好需要七个阳命生灵,将她的亡灵,彻底封印。

然而……

她的魂魄,如今却早已经逃出来。

那些人的失踪,未必跟她的死有什么关系。

只不过,宋时蕴仍旧觉得有些奇怪。

但眼下,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解释。

宋时蕴和书童说话间,他们已经快速,将宋思文送回了修竹院。

随后,听到动静的杨氏,已经被宋时柔搀扶着,赶了过来。

看到宋思文惨白着一张脸,昏迷不醒,杨氏眼前一阵发黑,颤抖着道:“我,我儿这是怎么了?出去时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回来便成了这样?到底出了什么事?”

书童闻言,跪在杨氏面前,只说宋思文是突然昏厥的,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没敢将,方才和宋时蕴说的浑话,全部告诉杨氏。

杨氏脸上的血色,完全消失,身子一晃一晃的。

若不是宋时柔扶着,她此时已经晕过去了,她勉强撑着,凄声道:“快,快去请大夫!”

宋时蕴闻言,往前走了一步,“不必去请大夫了,请了也没用。”

杨氏这才注意到,宋时蕴也在屋子里。

宋时蕴此时站在一处空地前面。

地上是她昨夜布置的阵法。

但阵法的流光,现在已经倒转,原本集中在阵法中央的血液,现在已经变成了黑色的,散发着骇人又怪异的微光。

只不过,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昏迷的宋思文身上,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杨氏听见宋时蕴的话,望着宋时蕴的背影,不由问道:“时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宋时蕴转过头来,“母亲有所不知,大哥的病,不是普通的病。”

“不是普通的病?”

话音未落,杨氏蓦地瞪大眼睛,想到什么似的,“时蕴,你,你不会是说……你大哥和我一样,遇到了鬼吧?”

宋时蕴顿了一下,没有详细解释,含糊地道:“也可以这么说,所以叫大夫来是没用的。”

杨氏一听,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那怎么办?”她急急地推开宋时柔,往前走了两步,一把抓住宋时蕴的手,哀求地道:“时蕴,请大夫没用的话,你,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你若是有办法的话,一定要救救你大哥啊!”

宋时蕴望着杨氏通红的眼眶,心里微动,安抚地拍了拍杨氏的手背,声音温和许多:“母亲先不要着急,大哥这边的事情,我自然会帮忙。”

说着,她看向宋时柔。

“三妹妹先扶母亲出去休息片刻,这边的事情交给我来处理。”

宋时柔望着宋时蕴的眼睛,迟疑了一秒,便点点头,提步走上来,扶住杨氏,“母亲,二姐姐都这么说了,那我们便先下去吧。”

杨氏怎么肯轻易离开?

她刚想说不。

宋时蕴却抢先道:“母亲在这里,我反而施展不开手脚,若是为了大哥好,母亲还是暂且离开吧。”

杨氏到嘴边的话被堵住了,想着宋时蕴救过自己,靠得住,她才犹犹豫豫地一点头,“那,那我在外头等你们的消息。”

宋时蕴道了一声好。

杨氏闻言,舍不得又担忧地向床上的宋思文看了一眼,才在宋时柔的搀扶下转身。

此时,宋时蕴悄悄地给宋时柔使了个眼色。

宋时柔心里一跳,紧接着了然地一点头,扶着杨氏离开了宋思文的屋子后,没有让杨氏留在院子里,借口院子里风大,将杨氏请到了旁边的书房里小坐。

待她们离开后,宋时蕴便让其他人,全部退了出去。

房间里,只留下她和宋思文两个人。

将房门关上后,宋时蕴走到阵法旁边。

看着地上逆转的阵法,宋时蕴拿出随身携带的朱砂,重新在阵法上描绘了几笔。

而后,她找到昨天的笔刀,划破手指,在符纸上画了几笔。

随后她将符纸丢进阵法中央。

紧接着,符纸轰隆一声,便在阵法中燃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