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入世可是很艰难的(1 / 2)

“家主,本家一共十支马队。”

管家殷勤的拿出本子介绍着,

“四支负责北上,四支负责海运,还有两支则在本地绕行……”

“等等…”

管家正激动的说着贾家的强大,却被顾楠开口打断。

“呃,家主有什么问题吗?”

“你说……海禁已经开了?”

管家愣了愣神,然后想起她是长期住在山里的,消息不那么通。

“家主,海运早就开了,现在航海也是挣大钱的一个法子,那些大鼻子的洋人带来的东西卖的可好了。”

这批贾家的马队已经奔波好几十年的时间了,那老管家也是当年一位管家的后人,现如今却都已经五十六岁了。

听说贾寿明常年带头走南闯北,积了一身的伤,后到老年时常犯病痛。

临走时的一天,贾寿明唤家人帮他搬了一个凳子放到曾经赌馆他发誓的那条街上。

家人含着泪想帮他,可人老,骨气可不老,可能是所谓的回光返照。

那天他终于站起来了,手脚好似从未那般有力过。

路过一个小水坑时,他好像看到了曾经年轻时的自己,那时是多么的意气风发……

“最后……家主还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

顾楠坐在马车架上低着头看不清面容,可那双手紧紧的扣在马车上。

一旁的管家顿了一顿,回忆到那时的景象,最后还是含泪说了出来。

当天早上坐在那里,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一直到了下午,贾寿明是夕阳时刻走的,而那时候正是顾楠走的时候。

夕阳下。

他坐在熟悉的街道上,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带着斗笠的背影。

这么多年从未有过什么压在心底,唯有那份恩情一直未了心愿。

“顾兄弟,我想请你吃上一顿…”

“哪怕一顿饭也好啊…”

“咔嚓…”

放在马车上的那双手生生扣了进去,这么多年一直一次又一次的换地方住…

一次又一次的结识新朋友…

又一次次的离开。

不就是为了不给更多的人带来悲伤吗?

“我…知道了。”

顾楠起身朝村民们走去,突然她站在那里回头看向管家。

“你给我留下一些盘缠吧,我也该出去看看了。”

…………………

这是顾楠呆在这片村庄的第七年了,曾经她在隔壁村里居住了十几年后进到附近县城里谋生。

一个个县城的换着住,确保了谁都不认识,谁都不清楚。

然后等这里的人足足换了两茬后才回到当年登记户口的这个村子里。

换了两茬,也就是现在最大的也是当年没出生的孩子了,曾经村里还流传过顾楠的事,可慢慢的也就淡化在时间的河流中。

这些年村里人一向待她很好,现今的村长是当年村长的太孙子,这家伙和当年那村长长的几乎没差。

当顾楠再去时被吓了一跳,还以为那个村长也活到了现在,可他看着要年轻很多,问过后才知道他只是长的有些像罢。

物是人非,原本才一百来人的村子,现在都已经成千人之多的大村子了。

当村长从老旧的书柜里拿出一本发黄的户簿,顾楠接过后小心翼翼的翻到自己签字的那部分。

“顾氏…”

村长看着这姑娘摸着那户簿想着什么,还以为是她在为找到祖籍而高兴。

“呵孩子,这里既然有过你的祖辈,那这里就是你的家。

以后若是在外面受欺负了,尽管回来住,村里会一直给你留个位置的。”

家啊……

这种东西很是奇妙,自己盖的房屋也叫家,有家人的地方也叫家。

虽然叫法都是一样,但感觉那是大不相同的…

曾经自己居住过的房子已经又给了一户人家住,而那院子里的一小片竹子百年也是一个样子。

是该离开了,总要改变些什么。

第二天了,车队因为顾楠的事耽搁了一天,为此就连离这里还算近的村子都有人提着东西过来卖给他们。

“格桑卓玛,看来有所变故,我们得晚些到京城了,你去把车上最后一个信鸽放了吧。”

“什么?哥,就因为那个女人,这整个马队都停了?”

那个放荡不羁性格的少女指着远处顾楠的背影一脸不可置信。

“我听车队人喊她家主,恐怕是恰巧碰到在外遗留的遗孤了。”

男子解下脸上的纱巾,露出那张方正的国字脸。

“这次的护送我们得慢慢来,绝对急不得,不然让人发现了就麻烦了。”

少女一听被转移了注意,娇俏的脸朝马队中的一辆马车点了点后说道:“哥,咱们一路运的什么啊?还得我们自己来,为什么不让你军营里的那些手下来?”

“因为信不过。”

“信不过?”

“对,若是让外人发现了这关乎国运的宝物,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一辆马车四周一直有四名黑衣护卫围靠着马车,巡视着四周。

“不会吧……这么值钱?”

男子掀了掀头上的帽子,露出金钱鼠尾辫的发型,他朝少女勾了勾手,示意她附耳过来。

“可以说,这东西是从秦时转交历代帝王手中后传承至今日,无论是成败之国,凡是一统中原的都会在这上面留下国印。”

男子朝北方向指了指,然后从挂在马鞍上的包里拿出一张地图。

“听闻原本始皇帝就留下一道旨意,后世无论是何朝代更替,都要在上面预留国印以示后人。”

“之后传的就有些玄乎其神了,据说是刻上国印后能最低能保两百年平安。

不少亡国皇帝都是把它丢了,结果历朝皇帝都在不停的找它。”

男子有些迷茫的看向马车,仿佛能看到一些东西。

“啊?那咱们大清也刻上了?”

“唉……刻是刻上了,若是真如传言那样的话,也就不必再畏惧那些个洋人了。”

说完朝那马车走去,准备再看一眼那宝物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