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遇见白蛇(1 / 2)

一生平凡 季高117 1042 字 2023-05-10

1937年春到1941年夏,我9岁到13岁,在乡下生活了四年半。

当时,维持生话的主要来源,是大哥从香港寄钱回来养家。后来才知道,因抗日战争爆发后,家乡沦为敌占区,在西北甘肃工作的父亲,只能把钱寄到香港大哥处,由大哥转寄回乡。

生活另一个来源是,祖上传下来的三亩田地和房前屋后的少量菜地。在我们住在苏州时,这三亩地是给二房耕种的,我们回到乡下后,就收回自己种了。可是,我们家既不懂农事,又没有劳动力,开始,每到播种,收获季节,就出钱请人代劳,租牛耕田,买种子,播种,收割打场,都要付现金。下种后,又不会做田间管理,大田里一年两熟,收获的麦子和稻子,都比周围农户少得多,而且,还要按规定纳税,还得请人把麦子和稻子,挑到镇上去换回米和面。自己种田,麻烦劳神,辛苦一年,所得无几。所以,种了两年,就不再种了,就把三亩田租了出去,每年收点租子,也解决不了多少生活来源。

在自己家种田期间,我也参加过一些劳动,如请人收割麦子后,去捡掉下来的麦穗;在请人插秧时,去搬送秧苗等。还在秧田里抓过鱼,摸过螃蟹。

在老宅大门外路南,到池塘之间,有一块菜地,约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由三家分种,我们家分到一小块地,春天可以收获一点蚕豆,秋天收获一点黄豆,有时没有成熟就当菜吃了。路南的大池塘,可以用来浇周边的地,还放养了鱼。记得有一年过年前,请人用水车抽干了池塘里的水,用网捞了一百多斤大小不等的各钟鱼,除了送给村子里各家和抽水捞鱼的人之外,我们家也分到了几十斤各种鱼,改善了过年的生活,还腌了不少咸鱼。

在老宅的后园里,也有一块菜地,记得大嫂和舅母在菜地里种了青菜、波菜、莴苣等蔬菜,由于人口多,种的菜不够吃,大嫂过几天,就要去镇上买菜和油盐酱醋,刚回乡时,生活还过得去,中午能吃一顿米饭,吃鱼和肉就很少了。家里养了几只鸡,生的蛋都是给大侄吃蒸鸡蛋,我们就吃不上了。

后来,大嫂去香港,舅母年大体弱,很少去镇上买菜,种菜又没有体力,靠地里的菜又不够吃,就经常吃萝卜干,咸菜。每天多数情况是吃大麦粥,很少吃米饭。后来因缺粮,鸡也不养了。记得当时活动量大,总感到肚子饿,就到外面去找东西吃,春天到地里采豌豆吃,夏天吃的东西多,如桑葚、杏子,桃子等。

有一年夏天,天气比较热,我拿了一张长凳,躺在大门门厅里睡午觉,因为有过堂风,比较凉爽,睡了一会,感到有点热,就起来到大门外池塘边的大树底下去乘凉。池塘四周都种满生长多年的大柳树,池塘里长满深绿色的菱角叶片。这时正是菱角开花结实时期,池塘里长满菱角叶片的底下,开出许多白色的小花,非常好看。我当时想看看有没有结果实,如果结了菱角,就可以采来吃,填一下饥饿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