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命兴灾主(1 / 2)

时万盛六年,春。

傍晚时分,衢安城中一处酒楼里,此时正坐满了人。

“啪!”

醒木一响。

“咱们书接上回。”

说书先生折扇一展,扬声道:

“说这云王后怀胎一年有余,却迟迟等不来临盆之日。”

“再联想到东信境内,整整一年颗粒无收。”

“一时之间,不禁流言四起。”

“有人说,云王后腹中之子定然非凡,将来或可造福东信。”

“也有人说,云王后怀的是个妖物。”

“说天降大灾,便是示警,此子断不可留,否则日后定将招来更大的灾祸。”

“总之那段时间,东信之人无一不在议论此事。”

“东信王也甚是头疼,于是,便派人去请了当年那位医圣大人,还阳先生。”

“可还阳先生还没等赶到,云王后却又忽然临盆了。”

“据说云王后生产之时啊,天现异象,黑云密布,恶雷滚滚,好似地狱降临一般,煞是可怕。”

“之后,一道蓝光砸破三十六重天,从天而落,一下撞进了云王后的肚子里。”

“再之后,这三王子便降世了。”

“后来呢?那三王子到底是福星还是灾星?”有人问道。

“这还用问,自然是灾星,不然怎会销声匿迹?”另一人接道。

说书先生一笑,“别急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据说当年,天师大人夜观天象,舍十年寿数,终窥得天机,留下了两句话。”

“什么话?”一人好奇道。

说书先生卖了个关子,抬手捋着胡子,并未立即回答。

“唉呀先生你快说,天师大人到底算出了什么?”

“呵呵……”说书先生又笑了笑,徐徐道:

“天命兴灾主,神佛无可渡。

鬼火若不除,人世共幽都。”

“啊?那不是……已经死了吧?”又一人惊道。

“这么说,那三王子降世时,将三十六重天砸了个窟窿的蓝光,其实是鬼火?”

“他既能聚鬼火,想来必是那游离在三十六重天之外的大凶之物转世!”

“可不是嘛。”说书先生摇了摇折扇。

“那后面呢?他到底死没死?”

“后面啊,这天师大人卦象已出,万民请愿,百官罢朝,自是得有个说法。”

说书先生叹了一口气,接着讲道。

“可是,虎毒尚且不食子啊。”

“更何况,就算东信王舍得,这云王后怀胎十三月才将三王子生下,她又如何舍得?”

“于是,得知众人请愿,要求处死三王子之后,云王后不顾产后虚弱,站在宫城之上,以死相逼。”

“幸而又逢还阳先生及时赶到,一番劝说,这才让众人松了口。”

“这云娘娘一介柔弱女子,却能做到如此地步,也是了不起。”有人感慨道。

“谁说不是。”说书先生又道,“后来啊,东信王左右为难之下,只好下令,将三王子逐出东信,并且永世不得再入,这才算是平息了此事。”

“这么说,那三王子还活着?”

“那灾星现在何处?”

“他活着,他身边的人岂不是得遭殃?”

“难道就没有人暗中动手?”

“就是啊,他活着指不定得祸害多少人!”

“……”

“可恶!看我不撕烂他们的嘴!”

酒楼外,一辆马车从此经过,正好听见一耳朵。

驾车的黑袍人勃然大怒,当即从车头跳了下来。

“老金。”

马车里传出一个男子的声音。

那人话音平淡,无波无绪。

可就是这么再寻常不过的一声轻唤,听在人耳中,却比那天外瑶曲还要舒服。

黑袍人闻声止步,转头往车上看去,犹带着怒气问。

“干什么?”

“干什么?你说干什么?”车里的人反问。

“我、我去教训教训他们,谁让他们说……”

“行了,淡定点儿。”

车里的人打断他道,“天底下这样说的人比比皆是,你教训得完么?”

“那……”

“那什么那,走了。”

黑袍人有些不情愿的坐回车头,赶着马车沿街道继续向前走去。

“阁主,您看什么呢?”

楼上一处雅间里,一个驼背老头走到窗前那白衣公子身侧,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是谁的车?”

马车走远,白衣公子转身,在房中一张桌子前坐下,淡淡道出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