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您同意啦?(1 / 2)

白芜很清楚,当今的风气是重农轻商,很多人觉得经商不是正道,甚至商贾低人一等。

白家一家人虽然家风开明,但世道观念如此,杜春难保不受其影响。

而现在,白芜却提出,想让自己的哥哥们去学习经商之道,做那世人眼中的“下等人”,她担心自己这个举动会惹得婶婶不悦。

但即便如此,白芜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说什么都要试一试。

原因很简单——她知道,尽管经商在旁人眼中不是什么正经营生,白温和白良却很是喜欢。

这兄弟俩天天跟着村长学习打算盘,就算他们是孩童心性单纯的好奇,也不可能坚持那么久。

所以白芜相信,这是他们的热爱。

也正因为确定了这点,白芜才同墨怀柳商议,要让白温兄弟俩加入这个玉器行。

年轻人的热忱与朝气,若是能运用到自己热爱之事上面,该是多么美好的经历与回忆啊。

因此,尽管杜春面色不佳,白芜也依然鼓起勇气,硬着头皮说,“婶婶,我……”

“白芜,你怎么能让他们跟着学经商呢?”

杜春打断了白芜的话。

然而接下来她说出口的,却让白芜大跌眼镜,“这俩皮孩子只会捣乱,要是把你的生意搞没了怎么办?”

“呃?”

白芜微微诧异,没想到杜春担忧的竟然是这个。

而旁边的白温白良兄弟俩,本来还绷着一口气,听到母亲这样说,他们反而松了口气。

“娘,您太过分了,怎么还嫌弃亲儿子啊!”

白良故作愤愤的样子说。

“您亲爱的儿子觉得内心很受伤啊!”

“去你的吧,嬉皮笑脸的,我看你脸皮比城墙还厚,怎么可能受伤?”

杜春翻个白眼儿,丝毫不掩饰对儿子的嫌弃。

“真是遗传你爹,脸皮厚得要命。”

说完这些,杜春突然觉得有些不妥。

毕竟,面前还坐着自己的婆婆呢,当着白老太太的面儿说白老四脸皮厚,是不是不太好……

“老四也是遗传的他老子,白家男人一窝都是厚脸皮,没皮没脸的。”

白老太太说出来的话却更加火力十足,一下子把白家的男人们都囊括了进来。

偏生她老人家“位高权重”,旁边的白老头就是想反驳也说不出话。

白芜被她们逗得笑起来,此时杜春的视线又落在白芜身上,白芜下意识地紧张,顿时不笑了。

杜春反倒被她的样子搞得忍俊不禁,她拉着白芜坐到自己身边,揉了揉她的小脑袋,“乖囡囡,你怕什么?婶婶是对你不好,还是会吃人呀?”

她顺手将白芜凌乱的碎发抚平,动作轻柔。

白芜也跟着这句话反应过来,是呀,自己害怕什么呢?

就算担心这番话惹杜春不开心了,可这是自己的婶婶呀,她对自己的疼爱,白芜是从小到大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当然不需要害怕。

不过,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自己才会下意识地紧张,生怕杜春婶婶因此讨厌自己吧。

白芜如此想着。

杜春笑道,“乖囡囡,你不就是担心我嫌弃经商低等吗?放心吧,你婶婶我可不是那些老迂腐的古板秀才,他们瞧不起,我可不会。

“只要是通过自己双手勤劳赚钱,有什么值得鄙夷的?就像我和二嫂、三嫂她们,我们每天做点刺绣去集市上兜售,这很丢人吗?”

“当然不丢人!”白芜大声回答。“不偷不抢的,有什么好丢人的!”

杜春点头,“所以啊,按照那些酸腐书生的说法,我们这也算是‘经商’了。既然如此,我又怎么会瞧不起自己的‘同行’呢?”

杜春的这种反应,是白芜完全没有想到的,因此白芜一时之间反而有点措手不及了。

她搓搓手,想附和两句,就听到杜春又说,“那些酸腐书生啊,无非是觉得商人满脑子钱和利,不符合他们读圣贤书时学到的理念,因此才鄙夷商贾。

“却不知,商人要赚钱养家糊口,过日子计较着柴米油盐,这哪一样不需要钱?自然是满脑子都想着这些了。

“别说他们,就连我们普通人过日子,也是要时刻在心里挂念的,哪像酸腐书生们一样,天天勒紧裤腰带喝西北风,当然不需要想着钱,因为他们连饭都吃不起!”

说到这里,杜春撇撇嘴,显得很不满,“我才不学他们那样装清高呢,我可巴不得多来点银子,免得咱们像他们一样喝西北风去。”

其实在大柳树村安顿下来以后,白家人的生活条件比同村人好太多了。

毕竟有白芜这个小福星在,每天都有撞晕了头的野鸡、鸽子、野兔等小东西主动送上门,鱼虾也是一模就有,白家人每顿都能吃到肉。

认识了洪景明夫妇以后,白芜更是隔三差五地从小白肚子里掏钱,假装这是自己的义父母给的,交给爹娘拿去换米面粮食。

因此白家的小子们虽然人多又正是饭量大的时候,却从没饿过肚子,反倒比同龄的孩子吃得更好,长得也更壮实。

白芜也跟着点头,颇为同意婶婶的观点,“就是,清高不能当饭吃。”

白老头咳嗽一声,显得很坐立不安,“也不能太绝对,清高还是要有的……就是别装清高。”

杜春赶忙说,“爹说得对,我就是看不惯那些迂腐胡说八道,是我嘴太快了。”

白老头摆摆手,“你说得没错,我也看不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