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要坏(2)(1 / 2)

“好好好!”

朱允熥怒极反笑,“你提醒的好,提醒朕不要骄奢,不要忘了天下还有穷苦百姓....好好好,朕谢谢你的提醒!你还有什么要提醒的,一并说来!”

“微臣还要提醒皇上....”

于谦在一众诧异的目光中,再次开口,“江山社稷!”

朱允熥心中更怒,“朕对不起这江山了吗?”

“皇上您这几年,怠政倦政了!”

顿时,殿中鸦雀无声。

“昔年臣在陛下身边时,陛下每日在乾清宫中都与大臣商议军国大事。”

于谦继续大声道,“凡地方有所奏关乎民生之事,皆珍而重之,八百里廷寄往来于京畿与州府之间,陛下曾言,天下事坏就坏在等等看这三个字上!”

“而今....可而今......”

于谦抬头,“譬如微臣甘肃之事,拖延已达半年之久,以至于臣还要进京陛见!陛下....甘肃乃边陲大省,臣这一走,多少政务被耽搁?”

“够了!”

忽然,太子朱文奎开口,冷冷的看着于谦,“你过分了!太过分了!太让孤失望了!”随即,他转头道,“父皇..”

而朱允熥却已起身,“算了...罢了,散了!”

说着,背着走慢慢朝外走,“我不过是跟儿子们吃顿家宴,就这么十恶不赦,呵!哼!”

皇太孙一哥儿快步跟上,扶着朱允熥的左臂,“皇爷爷,您别恼!于学士那人就是那个脾性.....读书人的执拗性子上来不管不顾的....”

“不管不顾?他何时变成愣头青了?”朱允熥冷笑。

“嗨!”一哥儿笑道,“他愣不愣的不在他,在于您呀!您在位这么多年,从不以言罪人,且虚怀纳谏。所以他才敢这么干!”

“哼,确实是对他们太纵容了!”朱允熥又冷笑。

“也谈不上纵容,您是圣明天子,自然知道他们也是好心,不会跟他们计较!”

~

“过分了!”

宽大的马车轻轻摇晃,驶在夜色之中。

朱高炽看着对面的于谦,“你.....知道个六呀!啊?皇上的家宴,都让你搅和了!你是不是觉得你自己铁骨铮铮?也就是皇上脾气好,换我...直接送到大理寺去!”

“嗯嗯!”边上的李景隆闻言,赶紧咳嗽两声。

“太过分了!多少年了,皇上都没乐呵过!”

朱高炽又赶忙道,“哦,天伦之乐,吃点喝点在你看来就那么罪大恶极!哦,明儿皇上吃糠咽菜,这天下就没有穷人啦?”

于谦低着头,“凡事有一就有二!下官是提醒,提醒不得?历朝历代多少君王,年轻时励精图治,年老后却骄奢怠政!唐太宗就是例子....”

“得得得得.....”

朱高炽怒道,“我说不过你....”说着,咬牙道,“你也真敢说,唐太宗!哼....”

“哎!”李景隆也跟着开口,“听我,明儿你上个请罪折子!”

“下官的甘肃折,您二位看了没有?”于谦忽然问道。

“甘肃的事不简单...因为这里面有西域的事儿....”朱高炽皱眉道,“西域的事儿不单是民政的事儿,还涉及到军政。”

“西域的事下官也说了呀!”于谦急道,“军管是一时之稳,设置郡县改土归流移民才是永远之稳!”

“尤其是移民,下官的奏议中说的很明白。移民以屯为单位,朝廷给予火器,每屯中必须有边军老兵若干名。一边屯田,一边结寨自保....”

“所开垦的田地,朝廷不收取任何的赋税。”

“西域要打仗了!”

突然,李景隆一句话,让车厢中安静下来。

“下官怎么不知道?”

“估计现在已经在打了!”

李景隆沉声,“你的奏议是好的,但时机有些不对。”说着,他叹口气,“你所有的奏议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没有强敌!”

“行了行了!”

说到西域,朱高炽愁眉不展,“这些事明儿自有皇上跟太子跟他说!”

说着,脚尖微微踩了下李景隆。

后者先是错愕,而后面上苦笑。

“那个....廷益呀!”李景隆笑着开口。

于谦眯着眼睛看看他俩,“二位是有什么难以启齿的话吗?”

“哎,看你说的!有好事!是好事!”

李景隆笑道,“你家里是不是有女待字闺中?”

于谦顿时皱眉,“公爷,你要保媒?”

“哈哈哈哈!”李景隆大笑,“还真让你说着了!”说着,忙低声道,“我有一晚辈,出身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