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1 / 2)

道衍和尚姚广孝可是在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

刘通的想法很简单,自己已经算是太子亲信了,那必须将如此大才收在太子麾下,也顺势提升自己在太子心中的分量。

如此乱世能臣,可千万不能便宜了朱棣。

“哦,一个和尚竟然能得刘大人如此评价,这倒是稀奇。”朱标故意装作不知的样子,好奇问道。

其实刘通跟姚广孝也没聊几句,浅谈即止而已。

毕竟对于这一类老狐狸,都深知交浅不可言深的道理。

只是他作为穿越者,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

“殿下,臣所言非虚,虽然跟此人接触不多,却能感受到这和尚的确与众不同,见识过人。”刘通使劲夸着姚广孝。

他把这和尚夸得越狠,太子越会重视。

“孤对此人倒是有了一些兴趣。”朱标笑了笑,脸上闪过一丝玩味之色,“刘通,你陪孤去一趟蒋山寺吧,微服私访,可别告诉任何人!”

“臣遵旨!”刘通立即拱手回道。

古代就这点好,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都可以随时外出,反正没人知道他真实的容貌。

朱标这次外出,除了带上刘通外,还将从徐达帐下挖来的千户陈珪带在身边作为护卫防身。

陈珪在靖难功臣里排名第六,可如今在徐达帐下却是怀才不遇。

他如今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却不过一个百户。

太子朱标直接将其招揽到麾下,又将其升为千户。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陈珪心中感激之下,恨不得为朱标赴汤蹈火。

朱标观察过刘通,他看到陈珪出现脸上并未出现异样。

这也正常,刘通对于明史并非精通,只是大致了解历史走向,那些靖难功臣只知道其中一二。

可当朱标带着一行人刚出皇宫时,却看到有一英气青年骑着马迎面而来。

“兄长,近来可好?”朱标笑道。

能让他喊出兄长,整个唯有李文忠和沐英两人,而来者正是沐英。

此时的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佥事,在府中处理各种事务。

“多谢殿下关心,臣一切安好。”沐英从马背上一跃而下,行了一個大礼,“殿下是准备出宫?”

朱标点头道:“我微服私访,准备去拜访一人,若兄长无事,可愿意随我一同前往。”

沐英也觉得暂时无事,便点头同意。

刘通疑惑地看了一眼,不解朱标为何要带着沐英,可人家都是皇亲国戚,也识趣没有开口。

于是,这四人便打扮成寻常百姓的模样往紫金山东南坡下的蒋山寺走去,身后则跟着数十名甲士护卫。

在离寺庙三百步左右,那些护卫便在周边警戒,朱标则带着沐英等人来到了蒋山寺的门前。

刘通是在前面带路,沐英和陈珪则在朱标的左右两侧。

咚咚!

刘通上前,轻轻敲了几下门,很快山门打开了一些小缝,一个光头小和尚探了出来,道:“施主找谁?”

“我是来找道衍大师的,麻烦小师傅通报一下。”刘通非常客气地说道。

“好,师父正在庙里打坐,几位施主先进来吧。”小和尚就将这几人引了进来。

沐英虽有些疑惑,但还是一声不响地跟着朱标走进了寺庙里。

一行人很快走到了大雄宝殿,看到了两个和尚,一个五十多岁,一个则三十多岁。

刘通向介绍着,一个年长的,约五十多岁,有些许苍眉白须的是如善方丈,另一个三十多岁的则是主持,也正是朱标此行想见的人道衍和尚姚广孝。

朱标特意留意了这家伙,只见此人眼眶是三角形,身体有些单薄形如病虎,但身上却又透着僧侣特有的悲天悯人的气息。

道衍看到刘通到来,眼眸里也有异色闪过:“刘大人光临寒舍,让老夫始料未及,大人快快入座。咦,敢问这几位是?”

刘通早准备好了说辞:“这位是陈珪,这位是朱英,都是太子军里的千户,还有这位是岐阳王的表弟,也是太子殿下的近臣,我们都是东宫的人。”

道衍的目光和方丈稍微对了一眼,随即微微点头,面庞上有异样情绪。

“刘大人前来此地,难道是太子殿下的意思?”道衍不禁好奇问道。

刘通回道:“实不相瞒,本官向太子殿下推荐了大师,希望大师能去东宫成为他的谋士!”

道衍楞了楞,随即不解地问道:“小僧是方外之人,而太子殿下却是国之储君,殿下麾下人杰辈出,哪里需要小僧效命?”

“道衍大师谦虚了!”刘通拱拱手,很客气地说道,“几天之前,在下和大师只是简短的一番交谈,便被大师的气度所吸引,在下确信大师绝非等闲之人。”

“何况本官还听闻大师身怀乱世之术,正是太子殿下所继续的人才。”

道衍听后身体一颤回到:“小僧师从道士席应真,学习过阴阳术数,但不过是小道尔,哪里有乱世之术。”

他心中叫苦不已,他从未表漏过自己的本事,怎么会被太子盯上,而今想要脱身是千难万难了。

站在道衍身侧的方丈虽沉默不语,但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太子看重道衍师弟,本是一件好事,也能让蒋山寺兴旺起来,可不知为何师弟是一副不太情愿的样子。

可如今太子已经派人过来了,道衍想拒绝都无从谈起。

“刘大人,此事事关重大,能否容贫僧考虑考虑。贫僧就担心能力不够,有负太子殿下的信任!”道衍双手合十,十分恭敬地说道。

“哦……”刘通淡漠地点点头,“的确是本官有点心急了,主要是太子殿下求贤若渴。这样吧,我三天后再来,希望大师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好,贫僧必会在三天后答复刘大人。”道衍回道,同时心中暗暗叹息。

他虽对自己的智慧充满信心,但也没把握能否在三天之内想出一个婉拒太子又能护得自身安全的完全之策。

刘通施了一礼,便带着众人离开了蒋山寺。

……

一刻钟后,大雄宝殿内。

“太子的人走了?”如善和尚淡淡地问道。

道衍微微躬身,道:“确实走了。师弟看得清楚,包括那些一起前来的侍卫也一起离开了。”

“师弟是否觉得那少年有古怪?”如善和尚想了想后,发现有些不对劲。

道衍微闭着眼睛,突然迸射出精光:“我猜他就是太子,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侍卫在暗中保护。对了,刘大人刚才说了此少年是岐阳王的表弟,这岐阳王不就是当今陛下的外甥吗!”

“什么?太子竟然亲临了,师弟你刚拒绝了对方啊!”及善和尚有些不解,“这天大的机缘为何不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