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未雨绸缪的方进(1 / 2)

在徐辉祖看来,当今的太子朱标绝对是一个值得自己效忠的明君。

自己的父亲徐达告诫自己,要以太子的安危为重,不要想着建功立业。

其实徐辉祖也就嘴上附和罢了。

身为勋贵二代第一人,谁愿意躺在父辈的功劳簿里,而不去想着建功立业?

他在和朱标交谈时,隐隐约约能猜到太子的动机。

这位行事雷厉风行的大明太子,哪有一点招降王保保的意思,多半是借着招降的理由去北伐,若有机会,太子绝对会毫不犹豫地灭了王保保,不留下活口。

其实从施政理念上,朱标和朱元璋之间也有很大不同,但因为要父慈子孝,并未太过显露罢了。

散会后,徐辉祖便驾着快马离开了中山王府返回了军营。

既然北伐在即,太子军地训练也得上心了。

不过他在路上却遇到了自己的副手方进,两人便闲聊了一会儿。

徐辉祖得到了一个颇为意外的消息,难以置信地问道:“方兄,陛下是准备在松江府新增一个市舶司?”

“嘿嘿,徐兄有所不知,方某已经带人去松江府考察过,那边真是一块未被挖掘的宝库。我敢打包票,松江府的这座港口不仅是大明第一,还是当今世界第一。”方进有些激动地说道。

徐辉祖的神态却是淡然许多,在他看来大明第一,也就是世界第一。

“那方兄带着这一批人马难道是……”徐辉祖不禁问道。

“徐兄,这松江府要重点开发了啊,将来可是财源滚滚呢!”方进挑了挑眉毛,说道。

徐辉祖摸着下巴,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松江府离应天还是挺近的,这一切多亏方兄出的好点子。”

言外之意,这個市舶司是为皇室和勋贵量身准备的。

大伙儿开开心心挣钱。

“是很近,以后咱把货物运到松江府,那可比去浙江或福建方便多了。”方进也笑了,并为自己的这个计划自豪不已。

朝廷上下都可以借着松江府的市舶司大赚特赚,以后便容易形成一个利益整体,将来如果若有人想禁海或者走私,会面对重重阻力。

徐辉祖咽了咽口水,脸上露出激动神态:“方兄,像俺这样的自小生活在淮西地区,也没接触过大海,这海贸真有如此大的利润?”

“当然了,我们华夏的东西卖到海外去,利润十倍都不算多。所以方某一直希望制定专门的律法,丝绸、茶叶、瓷器这些的制造办法,绝不能泄露出去,否则必将严刑处置!”

“的确应该如此,徐某也一定会在朝堂上支持方兄的这个提议。”徐辉祖立马会意。

有了共同的利益,才能将这些骄纵的勋贵二代们绑在一起。

“对了方兄,北伐在即,你带着人马这是准备期去哪里啊?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加紧士兵的训练啊。”徐辉祖不由问道。

“松江府那边的市舶司,太子殿下不信任别人,就让我负责筹建选人,这估计得忙到年底了。”方进苦笑道。

还是穿越者太少了,自己不得不当牛马被使唤。

比如那孙子文,也是由他一人全权负责大明皇家医学院的筹建,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对比下徐达还是好多了。

徐达虽然被封了中山王,但自从大明立国以来,这家伙不是在北伐,就是在准备北伐的路上。怪不得一向抠门的老朱这么大方给徐达封了王爵,那真是当生产队的驴来使唤着。

“那徐某只能在此祝方兄一路顺风了。太子军方面,我必会勤加训练,能够早日成为英勇之师,为大明开疆拓土!”徐辉祖抱着拳头说道。

方进也回了一礼:“那就有劳徐兄了。燧发枪那边还是得加紧生产,明年北伐,你我共建不世奇功!”

“徐某明白!”徐辉祖也会意地笑了笑。

大明的将领其实对洪武皇帝如此看重王保保,心里是存着怨气的。

武将是争强好胜的,老朱越看中此人,他们越想在战场上痛击对方。

“告辞!”

方进一挥马鞭,带着众侍卫离开了。

“海贸啊,还有北伐!”徐辉祖抬头望天,喃喃而道。

他知道太子有大志向,胸中突然也有了一股豪情壮志。

大丈夫既要荣华富贵,封妻荫子,也要征战沙场,封狼居胥。

另一边,当方进一人一马消失在徐辉祖的视线中后,马儿奔驰的速度突然慢了下来。

他脸上露出一股古怪之色:“这徐辉祖不愧是勋贵二代第一人,竟然已经领会到了太子的想法,而且很聪明没有点破此事。”

聪明的臣子不仅要学会揣摩上意,而且绝不能对外流露。

做好了,上位英明;做差了,那就是你领会错了上位的意思。

总之皇帝不会有错,太子不会有错,如后世领导也不会有错。

古往今来,许多东西其实是相通的。

“王保保,元末明初的传奇人物,还大败过徐达!”方进一边慢悠悠地骑着马,一边眉目紧锁着,“当然,此人跑路的能力是一流的,加上如此广袤无边的草原。”

“即使我的马质量比王保保的要好一些,在大漠这片属于他的主场,想要追上他将其生擒几乎也很难完成!”

方进很清楚,明年是最后的机会,之后这家伙就会了无音讯,只留下传奇的名声。

“安欣!”

“属下在!”

经过剿倭之战后,安欣也从副千户升任成千户,一直跟随在方进左右。

“你就别去松江府里,立刻北上,暗中监视那些去大漠走私的商人!”方进沉吟了片刻后,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