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诚意伯,你去扫盲吧(1 / 2)

朱标一路行军到了应天府百里之外,但天色已经昏暗下来了。

朱标就下令安营扎寨,又不是败军,哪里有大半夜凯旋的道理。

他派了几个斥候往京城通报,明日清晨便会班师回朝!

如此大胜,朝廷务必要好好操办,之后才会把战报通传天下。

目前整个大明,估计十有八九之人都不知道太子朱标出征了,他们只以为北伐的人当中有一个名为镇国公朱寿的。

朱标跟常升、陈珪、安欣等手下的将领一起吃过晚饭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大帐中。

此刻,刘伯温正面容沮丧的等着他。

“殿下!”他喃喃而道,“老臣……”

常升等人正一脸鄙夷地看着刘伯温,但谁也没开口,默默站在朱标身后。

“诚意伯,你是否后悔了当初的所作所为。”朱标看着他,淡漠说道。

刘伯温只好回道:“老臣追悔莫及。”

他也不否认了,心里对于朱元璋的畏惧又上了一個台阶。

韩林儿之死,刘伯温等一干人都认为做得天衣无缝,结果哪想到这一切早已经被老朱所看穿,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强忍了下来。

这一路从大漠返回应天府,朱标一直将刘伯温晾在一旁,故意折磨于他,使他的内心受到了无比煎熬!

“此事其实已经翻篇了,可你在大漠的表现让孤很不满意,才不得不提起。”朱标又强调道,“诚意伯,你也不用太忧虑,过往之事父皇是不会追究了。”

“老臣谢恩。”刘伯温躬身而道。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孤交代过了,事关韩林儿之死大伙也不会声张,你继续安安心心当你的诚意伯,但余生都得好好为大明效力。”朱标借这一手,将刘伯温拿捏得死死的。

“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伯温动容地回道。

朱标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道:“其实孤这边有一件事要交予你去办。办好了,孤保证伱的伯爵之位可以世袭罔替。”

言外之意办不好的话,这个爵位就无法传承了。

“殿下有什么事需要老臣去办的?”

“大明很大,人口众多,但十之八九都是不识字的,这么多文盲对于国家发展不利。孤要你负责扫盲工作,教大明的百姓识字。诚意伯桃李满天下,可以让你的那些学生来助你一臂之力!”www.7Эzw8.com

朱标深知,想让大明在未来数十年内,走完欧罗巴诸国数百年在走完的路,扫盲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果民众不识字,让儒家掌握话语权,又如何开启明智。

后世的华夏能够飞速发展,扫盲起到了很大作用。

义务教育对于如今的大明尚不合适,但单单是扫盲的话是足够的。

刘伯温是最为合适之人,他都这把年纪了,也不用在醉心于朝堂斗争,安安心心把这个事情干好,留下一个美名。

“给百姓扫盲?”刘伯温默念了一句,一时半会不清楚朱标的目的。

朱标会意一笑,又道:“此事很是重要,孤先大致说明一下。”

“第一,识字是一点,务必让百姓们能认识常用的文字。”

“第二、内容方面,孤会让另派他人进行编制,必须让大明的百姓知道华夷之辩,以及前元的残暴。大明立国,是光复被前元侵占的华夏山河。”

“第三、通过识字向百姓们传授忠君爱国的思想。”

刘伯温的面色有些怪异,但脸上只能毕恭毕敬。

朱标知道他想什么,微微一笑:“孤再强调一遍,诚意伯和你的学生只负责教大明百姓识字,内容方面由孤指定。你们在教书时,孤还会派亲军都尉府的人进行监督。”

“孤不是信不过伯温先生,但担心先生的学生会借教书之便,夹带私货。”

亲军都尉府也便是后世的锦衣卫,是绝对忠于皇室的。

他们这些读书人可休想在亲军都尉府面前玩花样。

刘伯温郁闷无比,合着老夫和老夫的学生都是工具人了,只能拿着太子给的稿子照本宣读,不能有一点自己的思想了。

亲军都尉府的人,可不是吃素的。

可事到如今,他不仅不敢回绝,还得尽心去做。

万一太子殿下将他们做的求是公布于天下,那他的那张老脸往哪里放。

何况刘伯温心里还是希望自己的伯爵之位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以他的智慧和学识,其实是能够预判出大明的国祚必然超过前元,甚至不低于两宋的三百年也说不定。

开国勋贵,那是与国同休的。

只要大明不亡,他刘家的富贵也是能够传承下去的。

刘伯温却悲哀的发现自己活了一把年纪了,竟然被不过十六岁的太子拿捏得死死的。

“臣必尽力而为,完成殿下的吩咐。”刘伯温躬身而道。

他的情绪是平稳的,数月以来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站在朱标身侧的常升开口了:“殿下,诚意伯之子刘璟才学过人,又对殿下忠心耿耿,完全可以担当重任。”

刘璟可是朱标亲自招入东宫,在詹士府任职。

朱标明白了常升的意思,说道:“伯温先生,就让令公子刘璟也参与扫盲书册的编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