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皇长孙雄英(1 / 2)

洪武七年一月,这热闹的春节刚过,整个东宫就忙碌了起来。

无数太监宫女都不断进进出出地奔跑着。

这一日,太子妃常玉燕即将临盆。

太医院那边,也一次性派了好几个太医稳婆进了太子妃的闺房里。

朱标虽然身为皇太子,也只能焦急地站在大门外等候。

小孩已经足月了,并没早产,这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这個时代女子生育,的确是在鬼门关里走一趟。

所以越早生育风险就越低,而十七八岁的年龄正是身体状况最好的阶段,生育时的风险也能降到最低。

朱标拉了一把椅子坐下,他看着看着来来往往忙活的太监宫女稳婆们,不断试图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其实坦诚地讲,他本人可不想这么早就要娃,

自己还不到十九岁呢,若是在后世还是参加高考的年龄呢。

可他如今是大明皇太子,必须为朱家血脉的传承承担责任,必须越早生娃越好!

咱朱家那真是有皇位要继承啊!

朱标坐了一会儿又感觉自己坐不住了,便起身在门口来回转了好几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房间里,时而传出太子妃常玉燕的叫声,正意味着分娩已经到了重要时刻。

“应该不会有事的,她的体质那么好,何况历史上的常氏在成婚短短几年后,生了好几个子女。”朱标在心里喃喃自语。

当屋子里有个宫女端着盆子跑出来时,朱标慌忙地拉住她问道:“太子妃如何?”

那名小宫女也是紧张万分,猛然被拽住差点哭了出来:“殿下恕罪,奴婢…奴婢也不知道。”

朱标咽了下口水松开了她,使劲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又找了个台阶无力的坐了下去,一群太监簇拥下旁边却不敢说话劝慰。

此时此刻,即使方进、徐辉祖、常胜这些备受朱标信任的近臣,也静静站立在一侧,不敢发话。

就在这时候有两个身影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身后远远跟着一群太监,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

这老两口的脸庞上有焦虑,有期望,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无不显示着此刻不安的心情。

朱标见此,心中暗叹一声,也只好上前去迎接。

坦诚地讲,他其实并不希望父皇、母后出现在此处的,因为压力实在太大。

若是常玉燕诞下的是一个女婴而非男婴的话,他们必然会大失所望。

这种无形的压力也必然会波及到刚刚生产完的常玉燕,甚至影响到她的身体恢复。

这两人显得很是焦急,没有坐下的意思,而是看了一眼殿门然后又看了眼儿子,背着手不断的转起圈来。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突然对着赶来的太监开口道:“立刻让礼部祭祀奉先殿!”

“对了,凤阳皇陵那边也不能拉下,立刻派人赶过去祭祀,不得延误!”

如此隆重,这不生一个皇孙出来老朱一定会很失望吧。

朱标无奈,轻叹一声便上前搀扶着老朱,宽声安慰着。

“要不本宫进去看看?”等着有点心急的马皇后开口道。

她当年领着妇孺们在后方,男丁们都在前线拼杀,谁家妇人分娩都是她去坐镇产房,经验丰富。

朱标点点道,拱手道:“那就有劳母后了。”

马皇后应了一声,便走进了产房。

里面的声音起伏不定,后宫的妃嫔以及皇子公主们也都赶来了,看到有些心绪难安的爷俩有心上去说几句好话,结果老朱嫌她们叽叽喳喳的烦人,一瞪眼让她们都滚蛋,少在这里添乱。

顿时那些嫔妃们便花容失色地跑开了,那几个皇弟本想陪着自己大哥待一会,然后顺着等着见见大侄子,结果被她们母妃强行拽走了。

唯独朱标的两个同胞妹妹宁国公主朱英娆和安庆公主朱英晓留在原地陪着大哥。

老朱本想也将这姐妹俩也撵走,结果似乎想到了什么,顿了顿没说话,看来应该是怕被马皇后责骂。

又折腾了约半个时辰,开平王妃蓝氏终于匆匆赶到,仓促的行了一礼之后站到产房外安慰起自己的女儿,她来的匆忙身上带着寒风,所以不敢直接进入产房。

无需人吩咐,皇宫之中灯火通明宛如白昼,奉先殿那边的祭祀都已经开始了,宫外文武百官也都接到了消息,绝大多数人都殷切的希望太子妃顺利产下皇孙。

那些勋贵集团,以及东宫太子党的众人也纷纷赶来,他们的身家性命祖孙荣耀都与天家正统紧密相连,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其他的一些官员,虽然有些不情不愿,可在洪武大帝面前哪怕是装模作样也是必须的,便纷纷换上了官服赶了过来,祈祷着保佑皇太孙顺利降世,以续天家宗庙传承。

还有一些京城里的官吏们早已经准备了许多大红大紫的丝绸彩带,等太孙降世就挂满全城图个吉利,博圣上殿下一笑。

如果不顺利出现了不忍言之事,那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红绸彩带就地销毁,往后几天城中禁止婚嫁,等候朝廷的命令。

这帮人精,方方面面都已经考虑到了。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本来还挺热闹的场面越发沉默,谁都知道妇人产子,尤其第一次是过鬼门关。www.7Эzw8.com

这些人其实都是忧心忡忡。

谁都知道洪武皇帝的曝脾气,圣上宠爱太子殿下,爱屋及乌之下肯定也极为珍视东宫所出的皇孙,如果有个万一,那圣上哀伤之下把脾气发到他们身上也没准啊……

东宫那边一盆一盆的血水往外搬,耳边的惨叫一声接着一声,爷俩看的眼前直发黑。

他们尸山血海没少见,一道军令之下亡魂数以百万计,但事关自己的血脉可就没那么容易冷静了。

朱标的心跳也开始加速,手心已经不断有汗水渗出。

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

他在心里默默祈祷着。

老朱算是见多识广了,自己那么多后宫的嫔妃,以往这种情况没少经历过。

但儿媳妇生皇孙的确是第一遭,加上老朱迫切想见到孙儿的心情,他的情绪也尤为激动。

何况这不仅仅是孙儿,极有可能也是大明未来的皇太孙、皇太子,甚至是未来的皇帝,朱明天下的继承者。

“哇啊~哇~哇~”

终于,一声特属于婴孩的啼哭声突然在东宫响起,朱标控制不住的打了个冷颤,而一旁的朱元璋则是仰头哈哈大笑了起来。

但这对父子还是只能站在门外等候,始终不能进去。

过了片刻之后,终于有一个宫女脚步轻快走了出来欣喜的朝父子俩磕头道:“奴婢恭贺圣上恭贺太子殿下,太子妃为我大明诞下皇长孙了!”

朱元璋眼睛一亮,原本紧张的面容终于松了一口气,顿时变得神采奕奕起来。

他大手一挥正准备赏赐,然后准备去奉先殿亲自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列祖列宗,咱家的江山定然能好好的传承下去。

朱标见状,暗叹一声。

不愧是朱元璋,满脑子都是孙子,都快忘了太子妃的存在了。

朱标赶忙开口问道:“太子妃身体怎么样?”

朱元璋闻言,难得的老脸一红,自己光惦记着皇孙,差点把自家的儿媳妇给遗忘了。

幸亏常十万没在这里,他媳妇也进了产房,要不然多尴尬啊。

那名宫女回答道:“太子妃一切安好,皇后娘娘正亲自给太子妃喂参汤。”

“好,那就好!”朱标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母子平安才算大功告成。

生了皇孙,朝廷上下如此隆重的准备,才有了意义。

朱元璋也开口道:“好,咱知道了,你立刻回去伺候,咱过后重重有赏啊,都重重有赏,哈哈哈!”

老朱的心情很不错,而且刚才的那小尴尬除了他们父子没人知道,于是又开始教诲起儿子:“标儿啊,你要当爹了,咱也要当皇爷爷了,咱是真高兴啊,一会儿跟爹去祖宗那谢恩,谢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保佑咱朱家子孙延绵宗庙有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