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要有远大眼界和格局(2 / 2)

在兵权上,通过两府中的枢密院牢牢把控,让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防止武将带来的威胁。

&;=&;&;&;政权上通过三司分散相权,只保留政事堂,让宰相拥有行政权,让三省主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同时财政归三司所有,权力相互制衡。

这样政务、财政、军政等权独立分开,相权难以独揽,使得大权系于皇帝手中,形成了宋代独有的“二府三司”制度。

所以北宋时期,发生过两次大规模士大夫利益受损的改革,就是“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都没有给皇权带来威胁,只是士大夫抵触消极不配合,让两次改革破产而已。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宋是封建社会皇权比较强盛的时候,整个北宋都没有出现过像明朝张居正这样真正的权臣,直到南宋加大相权,才有大量权相诞生。

赵骏认为宋朝虽然经贸发达、商业繁荣,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趋势,但宋朝的统治阶级缺乏远见,过于把持权力,自然很难能够推动工业发展。

然而他在眼睛看不见的情况下,完全没有意识到此刻宋朝的这群君臣正在陷入沉思当中,整个交谈会场上,都展现出一片沉默。

这种沉默让赵骏觉得有些不舒服。

他在等人回应。

哪怕是瓦扎木果或者格拉尼玛这两个杠精反驳自己一句话也好。

可偏偏谁都没有说话,就像是都哑巴了一样。

这让赵骏很是不安。

于是在这种沉默持续了几乎有那么两三分钟之后,他开口打破僵局道:“怎么,我哪里有说得不对吗?”

还是没有人说话。

吕夷简王曾等人缄默其口,就连平时向来心直口快,连宰相都敢得罪的范仲淹都默然不语。

因为谈话的内容涉及到了皇权,他们可不敢去触碰这些底线。

所以这里面唯一能够回话的,只有赵祯。

赵祯也很快回过神来,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艰难开口说道:“赵老师不愧是天之骄子,你说得很对,让我受益匪浅。”

“那必须的。”

赵骏听到瓦扎木果这个死杠精都夸赞起了自己,顿时得意道:“我学历史的,肯定要对这些研究深刻。”

赵祯沉吟道:“如果说宋哲宗死后,不是宋徽宗当皇帝,能阻止宋朝灭亡吗?”

“阻止不了。”

赵骏摇摇头:“甭管谁当皇帝,哪怕他知道金国会怎么做,都无法阻止。因为宋朝的根子坏了,军队是烂的,官场是烂的,再英明神武的皇帝上去也是白搭。”

“无法挽回?”

赵祯问。

“无法挽回,就算有个李世民出现,也最多阻拦住金国的进攻,然后呢?英明神武的皇帝迟早会死,你能保证每一任皇帝都英明吗?”

赵骏嗤笑道:“宋哲宗已经算是北宋不错的皇帝了,可他下一任宋徽宗,直接把北宋江山葬送。秦朝奋六世余烈,最终统一全国。但只需要出一个胡亥,就能二世而亡,封建制度王朝,本身就极具脆弱。”

“难道没有永远能坐下去的皇帝?”

赵祯再问。

“没有,即便是现代社会都有国家被颠覆。朴卡卡推翻了民选总统,非洲天天都发生政治变动,就连东南亚前几年还有缅甸军车包围议会的名场面发生,更别说古代。”

赵骏摇摇头:“所以秦始皇那个,“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你要记住,没有永恒的制度,也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合适的制度。并且这世上唯一一个能让国家持续下去的办法永远都是有,且只有一个。”

“是什么?”

赵祯呼吸急促,迫不及待地追问。

“是国家昌盛,对外拥有让敌人害怕的武力,拥有值得信赖的信誉,以及举世瞩目的影响力。对内则法制公平,人人都有尊严,人人都生活富足,每个人都可以吃饱,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上得到满足。”

赵骏认真说道:“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国家,那么哪怕这个国家是封建社会,是原始部落,它的外部和内部就都是稳定的,只要一直保持,这个国家就不会衰败,灭亡!”

大家不用讨论这么剧烈,主角现在也就是在口嗨而已,又不知道自己穿越了,而且引用的观点也是其他中外历史学家的观点,大家有各自想法很正常,等眼睛恢复了,该按部就班还是只能按部就班,没那么快工业革命的。眼睛的问题大家也不用担心,基本上已经差不多了,马上就恢复了。

另外就是大家必须要知道,历史系真不是背二十四史,大家去搜搜历史系要学的课程就知道了,学马哲研究党史都比学中国古代史要多,除了中国古代史,还要学近代史,世界史,西方历史,哪就能二十四史全背下来,都是看你个人兴趣的,主角对宋史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