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诬陷黄花闺女通奸(2 / 2)

赵骏估摸着也猜到了对方的伎俩,没有戳穿,对旁人道:“把他们押出来,再让方彩霞出来与他们对峙。”

&;=&;&;&;很快之前王家派出去的人,周家的人以及方彩霞都出来了,区别是王家和周家的人都被绑着,方彩霞则稍微洗漱了一下,换了身衣服,已经不像最开始那么狼狈。

王家和周家的人见到石县令和王地主都来了,顿时面露喜色,周家女主人是个四十上下的刻薄女人,尖叫着喊道:“县尊,这个狂徒无端由闯入我家,还把我们抓起来了,此人必定是造反逆贼,请县尊为我们做主。”

“闭嘴!”

石县令更加不悦了。

他本来就很不爽被王大地主驱使,现在又见一民妇嚷嚷,横了对方一眼道:“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

周家女主人浑身一哆嗦,便连忙低下了头,蜷缩在地上不敢动了。

“去,把周围村民带出来,当着小衙内的面,问问他们,这周家儿媳是不是不守妇道?”

石县令呵斥了女人之后,就吩咐衙役。

诸多衙役便立即去挨家挨户敲门,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钟,大家其实都没睡,不少人在看热闹。

此刻见衙役上门,他们也要淌这趟浑水,不由得纷纷暗骂周家人真是害人精,竟然把他们也牵扯了进去,现在两边人谁都惹不起,他们该怎么办啊。

可衙役一个个凶神恶煞,村民们也没办法,只好开门,被衙役们带着出去。

呼啦啦又多了几十人。

下午赵骏去对方家里喝水的老农夫也在其中,村民一个个面露难色。

从道德上他们自然是同情方彩霞的。

然而王大地主是酂县的大地主,石县令更是掌握他们生杀大权的酂县县令,县官不如现管,他们自然也就只能违背道德。

就听到石县令挨个询问道:“你出来,说说这周家儿媳是不是不守妇道?”

被指着的人脸上露出惭愧的表情,低声说道:“是”

“没听清,大声点。”

石县令喝道。

“是。”

那人被迫调高了声音。

“你呢。”

石县令又问一人。

“是”

“张叔、王婶,你们”

方彩霞不敢置信地看着对方。

她是外乡人嫁入村子,又在周家饱受虐待,所以从不敢与周围人结怨。

平日里干活不仅勤快,遇到要村里要帮衬的事情也都是手脚利索,就是希望村子看在她帮忙的份上,遇到周家虐待她时能帮忙说句好话。

结果到头来,诬陷她的反而是那群平日里都说她可怜,同情她的人。不得不说,这也是另外的一种讽刺。

被她点名的人都满脸羞愧,退到众人身后不敢去看她的眼睛。

石县令问了一圈,就连河边那位老农夫也羞愧地说了违心话,没有一个人敢说彩霞没有通奸,这令方彩霞已陷入绝望。

她把所有希翼的目光望向赵骏,跪倒在赵骏面前哭嚎道:“大官人,求你一定要相信小女子。小女子本就孤身一人,为家人弃于不顾,寄人篱下,怎么还敢与外人通奸?求大官人为小女子做主!”

“好了。”

赵骏安慰了一句,示意江大郎把他扶起来,随后又扫视众人道:“这么说,你们都说方彩霞通奸咯?”

众人没有回话。

王大地主笑道:“小衙内,事情你已经都看到了,村里人都知道此事,证据确凿,你又何必多管闲事?她受族规处置,合情合理。”

“哪来的合情合理?”

赵骏瞥了对方一眼:“《宋刑统》和奸者,男女各徒一年半,有夫者二年。就算真有此事,也归官府处置。尔等往小了说是私设公堂,草菅人命。往大了说,就是目无法纪,藐视朝廷,还有你这石县令。”

说着他看向县令道:“若是江浙、福建、江南、岭南之地出现这种事情,县官不作为,我倒也勉强能理解。这淮南之地,什么时候宗族之令也能大于朝廷之令了?你当的什么狗官?”

后世都说古代宗法大于国法,但其实也看地方。

若是汉晋时期,正处于世家门阀强盛时代,全国各地宗族性势力遍布,各种世家大族层出不穷,那自然族内法规强盛于国法。

可唐朝,特别是唐末黄巢起义之后,杀得北方几乎无士族,宗族势力也接近瓦解。

到宋朝之后,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北方平原地区道路畅通,加上运河让交通便利,离开宗族去城里打工的人比比皆是,又进一步加剧了北方宗族势力的衰弱。

并且宋朝官府也一直致力于消减地方宗族的影响,通过迁徙、打散等方式,将很多地方上影响力非常大的宗族给消灭掉。

最出名的便是义门陈氏,这个家族也称为江右陈氏、江州陈氏,是宗族势力比较旺盛的江西一带的超级大家族。

宋仁宗嘉祐七年,朝廷忌惮这样的地方大族影响力,一道圣旨下来,勒令他们迁徙分居。

自此义门陈氏被分成了一百多个迁徙队伍,迁徙去了全国各地。

就连南方江西、江浙、福建、岭南这样自古以来就是宗族势力固守的区域,都被宋朝朝廷慢慢瓦解,就更别说亳州这样原本属于河南豫州的平原区。

所以至少在河北、河南、淮北、淮南等自古以来的中原区域,地方宗族势力,其实已经很难盖过朝廷的法度。

石县令就算没有与地主勾结,这样不作为,任由地方族规凌驾于法律之上,也确实当得起赵骏一句狗官。

只是这一声呵斥,让石县令勃然大怒。

他本就恼怒于王大地主使唤他,现在连一个三流勋贵家的小衙内都敢辱骂他,顿时怒火中烧,反骂回去:“汝这黄口小儿,乳臭未干,焉敢大放厥词?这一县之地,皆为本县管辖,与汝何干,再不滚出本县,休怪本县要动刀兵了,事后上奏朝廷,少不得你的训斥!”

“呵呵。”

赵骏笑道:“县令别急,你先看看这个。”

说着掏出了一份文书。

石县令喝道:“这是何物?”

“你以为在你们来的时候我什么都没做吗?”

赵骏扭过头四下说道:“趁你们来之前,我派人把周围数个村子的稳婆叫了过来,让她们分别给方彩霞验身,你们知道验出了什么吗?”

他抖了抖手中的文书,大笑道:“验出了方彩霞是个黄花大闺女,这是那几个稳婆的联名画押,她们都已确认无误。你们居然诬陷一个黄花大闺女与人通奸,就好像诬陷一名瞎子偷窥国家机祕一样,你们说,可笑不可笑?”

话音刚落,周围已是一片寂静,宛若落针可闻!

书里的案例均来自于真实的野史、杂史,且基本都是两宋的事情,如《名公书判清明集》《路史》《武林旧事》《松漠纪闻》,至于为啥不采用正史,因为正史基本上只会记载国家大事,不会记载这种民间和地方县令的故事,像只许州官放火那位北宋应天府知府田登就出自于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不见于正史。

另外我也很好奇为什么县令会亲自过去,所以我给他圆了一下逻辑,反正原型故事是亲自带人去了,说的是知县勾结地主的故事,最后由转运使陈增处理。

所以大家觉得县令亲自去说不通的,那不关我的事啊。

另外今天开始应该恢复双更了,身体好了不少,我得支棱起来。

最近也有朋友说剧情不流畅,感觉没主线。其实是有主线的,主线就是主角下基层调研,为以后庆历新政做准备,支线就是处理沿途的贪官污吏,只是我身体欠佳更新不到位,让支线没有迅速串联起来而已,只要更新速度上来,很快就能结束了,大家等我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