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不破流寇誓不收兵(2 / 2)

而明军可远不是满洲兵的对手,明亡顺兴,就是必然的了,他吴三桂也不敢违抗这天下大势,降李自成也是必然的。

而李自成的话,也让众将频频颔首。

只听李自成继续道。

“山海关一降,额们大顺就坐稳了江山,朕到时候,也得好好让咱们弟兄们过上好日子了,朕都想好了,凯旋回了北京后,额把那些个士绅大户的家一并抄了,把他们的田土宅子给没收了,到时候,额们大顺的老弟兄们,老弟兄们一百亩地,一所宅子,外加二十两成家费,让弟兄们娶婆姨,享享福气!”

“新弟兄们,也有五十亩地,也分个小院,还有十两的银子拿,弟兄们以为怎么样?”

好嘛,李自成总算是大方了点,他在发现自己实在没银子给弟兄们发赏后,终于决定发田土了。

反正牛金星已经告诉他了,这一仗打胜之后,关内的士绅地主就是再不服他,也得认命了,届时,就可以没收他们的田庄,分给功臣将士。

这么一来,就足够激励士兵们死战了!

“皇爷圣明啊!”

听到李自成宣布的好消息后,在场的军将们总算是露出了笑容,纷纷高呼起来了圣明。

虽然他们都是将领,但李自成对士兵们都这样了,对他们这些军将,只有更好啊!

高兴是自然的。

几人正高兴着呢,李自成又宣布道。

“除了这件事,刚刚副军师还给朕提了个建议,收拾完鞑子,招降了吴三桂后,额们派弟兄们守驻边墙时,再押吴三桂当先锋,去跟张献忠这孙子打,然后,额再领着老弟兄们,去打江南,听说那江南富的流油,是个花花世界,也该让咱们弟兄们,到那江南,好好的发发财了吧?”

好嘛,李自成现在兵力已经有些不够——洪承畴估计得相当对,现在李自成身边实际上连五万人都没有,他现在只有近五万兵力。

而对面的清军貌似还人多势众,自己屁股后头,还有吴三桂这么一个不稳定因素,所以,李自成为了鼓舞士气,发动大顺士兵主观能动性。

连去江南发财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这话一说出口,在场的军将们眼睛都冒绿光了,营帐外头站岗的军士们,更是恨不得直接高呼皇爷万岁!

因为谁都知道江南有钱。

让他们这些当兵去平江南,还让他们发财?

这不是明着告诉他们,到了江南能让他们好好的抢上一把?

有了几十亩的田庄,还能置宅子娶婆娘,又能到江南去狠狠地放抢一把,那还不得个个都抢成个财主喽?

所以,当李自成的这个消息公布全军后。

整个大顺的军营内,一片欢呼,都嚷嚷要杀鞑子,保大顺,仿佛之前的血战并没有发生过似的,这可把正在部署着八旗军们进攻李自成扎下来的那些个营垒的多尔衮给吓坏了。

“特娘的,这个李自成是怎么回事?他死那么多人,打了个惨胜而已,怎么士气还那么高?”

是啊,多尔衮身边这些个八旗劲旅,都因为征战不顺,损失也有些惨重,而士气低迷了——真满洲人少,总共加起来不过几万人而已,死了几千人而且还有那么多白甲兵,红甲兵,盛京城估摸着都得家家戴孝了。(满洲鞑子人少,死几千个,怕是所有人都有亲戚朋友死在战场上,可不就是家家戴孝?)

而望着士气这么高的对面,多尔衮就不免地有些皱眉了——敌人士气这么高,士气高就不好打,接下来的仗恐怕没他们想的那么顺利啊!

“洪亨九,流寇是怎么回事?怎么死的越多,士气越高?”

“奴才也不知道啊!”

洪承畴也有些发懵了,不过,或许是看出来多尔衮有些萌生退意,他一拱手道。

“睿亲王,主意已定,就不应再更改,何况,这一仗打成这样,若不取胜,退回辽东,王爷当如何自处?”

洪承畴的话一出口,多尔衮的脸色就是猛然一沉。

洪承畴的话点醒了他。

眼下,整个满洲阵营里面,所有人都可以轻言退兵,但唯独他多尔衮不能。

这一仗,三个王爷打没了,两万汉军打没了,大清国又损失了几千真满洲,还不是普通马甲,有许多红甲白甲。

虽说战果也不小,但却未能劫掠到一个包衣奴才,一头牲畜,没抢到一个娘们,也没抢到一文钱财货,一石粮食,这要是就此收兵了,他多尔衮还能活?

回了盛京,豪格还不得纠结入关打仗亏了本王爷贝勒,把自己给弄死?

想到这,多尔衮顿时露出凝重之色,他看向洪承畴,露出尊敬之色。

“洪先生说得对,本王这一次,不破流寇,誓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