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怂的不够(2 / 2)

“鞑子还是不肯退啊!”

“看样子,是非要跟鞑子打一场血战了!”

“也唯有如此了!”

在场的众人不由得面露凝重之色,这场仗大顺的胜率不高啊,但饶是如此,也得打。

因为鞑子已经突破了面前的山口了。

李自成虽然已经命令田虎带兵过去反击,但他也心知,所谓的反击只是尽人事,成功的概率很小,好不容易打出山谷的清军,没这么容易被赶回去。

所以现在,他唯有做出与清军交锋的准备了。

“皇爷,不如额们趁夜,赶紧撤到抚宁吧?”

这时,殿内的刘芳亮提议,他的意思是,抚宁有城池可依托,而且抚宁附近的地形也比较利于守,再守个几天,说不定就能够将清军给逼走了……

可一旁的刘宗敏却又摇摇头。

“撤到抚宁?撤到抚宁哪是那么容易的?鞑子已经快突破了,额们往抚宁撤,鞑子必发兵来追击,额们这么多人马,哪那么容易撤?何况抚宁有多少军粮?能坚守几日?”

“这倒是,这一路也不好撤啊!”

李岩忍不住皱眉,撤退当然不好撤了,尤其是对面的清军,机动性还行强。

一个撤不好,说不定会导致全军溃败。

还不如扎实阵列,与对方打堂堂之阵。

“皇爷,不如这样吧?额们现在就地得,扎实了营寨,然后再弄起遮雨的棚子,让大炮有个地方躲雨,把营寨四周,给树起篱笆,架上鹿砦,挖些陷马坑,凭寨而守,清军若来,额们先与之打上几场,试试虚实,若是能打,便大打,若是不能打,便撤回营寨呈守势,额们的军粮还有半月的,省一省有一个月的,我就不信,鞑子能围咱们一个月不走……”

这时候,李岩提议道。

“那就这样,传令下去,扎实额们的大营,四周多挖陷马坑,多设陷阱,然后再把架上大炮,大炮上架上棚子,省得一下雨就用不了……”

“明天跟鞑子好好打一仗!”

次日清晨,雨已经停了,但天气依然阴沉沉的,仿佛随时可以下一场雨似的,地面上也变得略微有些泥泞,让多尔衮忍不住微微皱眉,因为这可不利于他麾下的八旗马队发威啊。..

而且,还有不妙的消息传出来。

李自成这个家伙,在他突破了山地,成功地把大军拉出来,摆开阵势之后,竟然变得非常怂,龟缩在自己的大营里面坚守,一副要凭营硬守的架势。

这可把多尔衮给气坏了。

因为李自成这种怂,太不利于他作战了,坚守在营寨里面,便是多铎率领着那一万五千骑的八旗马队过来,也没办法搞突袭。

而李自成又怂得不够——当然怂得不够了,李自成要是多怂点,直接带兵跑路,往抚宁县城撤,那多尔衮就能直接派骑兵一路尾随追击了。

所以此时,手持着千里镜,看着远处那好似个小城池似的顺军大营,多尔衮是忍不住咬牙切齿,颇有一种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觉。

而当多尔衮正在头疼的时候。

李自成同样也在大营的一角,手持着千里镜,朝多尔衮这眺望,李自成透过望远镜,看到了一队队身穿着各色衣甲的八旗马甲,不过,当仔细看了一圈后,李自成发现,清军的数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只有四万七千余骑(为了突破李自成的封锁,多尔衮可是拼了命了,死了七千人,当然,死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蒙八旗)

眼下,多尔衮身旁的四万余骑,除了八千士气不高(被当炮灰驱使,士气也高不了啊)的蒙八旗外,剩下的就是近四万的真满洲鞑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