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周奎进宫(2 / 2)

当然了,也不可能完全把持,因为内阁里面,可不是首辅一人一家独大,还是有几个阁臣分润权力的,这些阁臣可都是首辅的竞争者,所以可以相互监督。

同时呢,虽然首辅的权力变大了。

但皇帝的权力却更大——这是很正常的,毕竟大明朝还是皇权至上,还没有到君主立宪那一步。

不过,这个皇权虽大,能否抓的住皇权,并压的住首辅的“相权”,就要看君父的能耐了。

像是朱慈烺这样的中兴之君,肯定是能做到的,至于后世之主嘛,就大概有些难度了。

不过朱慈烺并不意——抓不住便当个虚君嘛。

朱慈烺才不在意,后世朱家的皇帝,能不能保住权力。

这一点,朱慈烺并不在意——因为以他的了解,保不住才是常态,能保住,才是罕见的。

同时。

从后世穿越过来的穿越者朱慈烺,是知道一个道理的。

身为皇帝,如果是没有实权的虚君,或许还能苟的久一些。

将国祚给续下去。

而反之。

如果是握有实权,大权在握的君主,而本身又没有君临天下之资,反倒容易会被赶下皇位,被送上断头台!

此时,朱慈烺批阅着从内阁送过来的奏折,就一边在沉思着,大明朝的制度——大明朝的制度不能说是完备。

朱慈烺也没能耐制定一个,完备的制度——就没有这样的东西,都是一点一点打补丁,或者干脆推倒重建,或者再一点一点打补丁的。

眼下,看着教育部王公壁拟上来的教学计划,朱慈烺就在思考了片刻后,写下了批语。

“关于忠君的学习内容,应再增加些,列入必考,多列入些历代先贤这故事,其中,再佐以本朝忠烈之事,还应宣扬皇明正统……”

朱慈烺还是有私心的。

他得给后世的大明朝百姓们洗脑,洗脑让他们忠君。

而且,不能让他们只知道忠君,还应该知道,忠大明天子这个君,忠他朱慈烺这个君。

这些,自然要从教育方面入手了——也只有从这方面入手比较方便。

朱慈烺才写下批语,翻开下一份奏折后,他顿时脸色微变了。

“这个老三,究竟是搞什么飞机啊?”

“怎么在安南种起来了罂粟?”

原来,这份奏折是大明朝的都察院,在定王国的监察御史送上来的。

大明朝不只内地有监察御史,藩属,还有藩镇,同样也有这玩意。

目的是为了监督他们。

顺便按时,向朝廷汇报藩王,或是节度使们的动向。

可让朱慈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朱慈炯,竟然会在自己的封地种鸦片。

虽说,按照监察御史的意思,鸦片还没来及种下来。

但朱慈炯明摆着是有这个计划了,因为监察御史陈洪,已经查出来了,朱慈炯秘密派人,经夷商购入了大量罂粟种子,并在广南寻找了一大片土地,要播种种植。

最让朱慈烺有些惊讶的是。

这件事,还貌似有他的便宜外公,周奎的影子!

因为据监察御史陈洪禀报。

嘉定伯世子周康最近屡屡出现在定王国!

而且,还是他跟夷商们,采购的罂粟种子!

“朕这个外公,还有舅舅,跟老三是疯了啊?种这玩意?种好了之后,他们往哪卖啊?”

朱慈烺板着脸说道。

旁边的李有福听罢,赶紧说。

“陛下,若不下旨,训斥一下?”

“不急!”

朱慈烺摆摆手,又问。

“嘉定伯在南京吧?把他叫过来问问!”

嘉定伯就是周奎。

朱慈烺压根就不知道他外公一大家子在哪住——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朱慈烺都快忘记他这个吝啬外公了。

所以,是下意识的以为,他就住在南京——毕竟勋贵不住在京城住在哪啊?

可一旁的李有福却是赶紧提醒道。

“陛下,嘉定伯不在京城住,他老人家一直住在苏州……”

“那就把他从苏州叫过来!”

朱慈烺不耐烦的说道。

……

苏州。

周奎现在感觉不妙了——朱慈烺这个大外孙,突然间派人过来通知他,叫他赶紧到南京城去觐见。

这可把周奎给吓坏了——他当然知道朱慈烺叫自己的原因了。

十有八九,是因为他跟朱慈炯准备经营的那个鸦片生意。

虽然,周奎觉得这个生意可以做,而且,也合法合规,但真当,自己的大外孙,大明朝的隆武天子,派人过来宣他进宫后,周奎就难免有些哆嗦——他这货,可着满天下,就怕朱慈烺一个人。

因为可着满天下,也就朱慈烺能动他了。

所以,收拾好行装后,周奎是一路忐忑,终于在三天后,在南京城见到了朱慈烺!

“外公,近来可好啊?”

朱慈烺乐呵呵的看着周奎。

他们俩可有好些年没见过面了?

大概也有七八年没了吧?

相比于七八年前,逃离北京时而言,周奎倒也不怎么显老,只是胖了些,越来越富态了。

“托陛下的福,一切还好……”

周奎赶紧说,又小心翼翼的看了眼殿外——他来之前怕朱慈烺对他下黑手,所以是派人去请女儿太上皇后过来。

毕竟,那是他亲闺女,朱慈烺真要是治他的罪,周皇后也能帮忙说好话啊。

最重要的是,朱慈烺是孝子,周皇后说好话,朱慈烺肯定会听的话!

可是,让周奎失望的是,他左看右看,殿外那宽阔的广场上,都不见有太上皇后的仪仗出现,连个传话的宫女都没有,这可把周奎给急坏了——闺女这不会是还在生自己的气吧?

这不就是崇祯十七年昧了两千两银子的“小事”嘛,怎么过了八年,这丫头还生自己的气啊?

何况,自己没几天不就付出代价了,被朱慈烺给坑了一把,几十万两的身家,都便宜了流寇,也算是得了教训了,闺女怎么还生自个的气啊?

周奎正担忧着的时候,朱慈烺却是笑呵呵地朝他问。

“外公,朕听说,你跟慈炯最近在做生意?”

“有没有这一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