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大唐出兵(2 / 2)

撒马尔罕再到布哈拉汗国的都城,布哈拉,大概也有六七百里地的脚程。

而且,进入到费尔干纳盆地后,还要走沙漠地形。

这就更不易了。

因此,这一仗的后勤,也格外的严重,听到了李岩的提醒,刘芳亮是叹息不止。

“是啊,辗转两千多里地的征战,岂是那么容易的事?这后勤粮秣可不太好弄,就是饮水,也是大问题……”

“对,饮水可是大问题!”

一旁众人纷纷点头,当初,李广利征大宛,士卒们可是因为饥渴,而死了很多。

汉武帝那会,有全国几千万人口可供挥霍,让他老人家挥霍到户口减半的地步。

可大唐哪有那么多人口啊?

西域就这么点国族,而府兵打光了,就没了!

所以,可得仔细些用,只听李岩提醒着刘芳亮说。

“磁国公,皇爷是想一举夺取布哈拉,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莫卧儿国跟朱明在印度争锋,将来仗还有的打呢,他们在布哈拉肯定维持不了多少武备,所以,我朝如此,不能够取撒马尔罕,还有布哈拉,稍缓出兵,也不是不行,一定要节省军力,节省国力啊……”

“额自然晓得!”

刘芳亮点了点头。

李岩这是害怕他,像汉武帝征大宛时的那些个汉军都尉一样,只顾战功财帛,而不顾及士卒生命。

好在,刘芳亮也不会这么做。

因为,大唐帝国是一个民以稀为贵的国——物以稀为贵,民当然也以稀为贵了。

民多了,统治者自然就不怎么爱惜了。

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历来王朝初兴,人丁稀疏时,天子们无不是休养生息,爱惜民力,可一旦有朝一日,人口繁衍的多了,统治者大概就要飘起来了,甭管是兴大军,还是打大仗,都会肆意的挥霍人口。

只有当统治者将人口挥霍的差不多,就像汉武帝一样,折腾到了户口减半的时候,或者干脆就是,把江山给丢了,才大概会停止折腾。

现在的大唐帝国,正处于初兴之时,而且定鼎的还是西域,人口就更少了,让李过挥霍民力,李过都不敢——就这么点人,要是敢挥霍,那他的大唐天子还当的稳吗?

所以,如果刘芳亮因为顾及士卒伤亡,而止步于塔什干,李过也不会太过于苛责的——相比于一些地盘,明显还是士兵的生命更要紧。

大唐帝国这边,才刚刚出兵,奥朗则布则已经出兵有一段时间了。

奥朗则布虽然是从喀布尔出发的,但实际上,他并不是从喀布尔出发后,就立马被布哈拉汗国发现的。

在出兵之前,奥朗则布就意识到,喀布尔肯定有乌兹别克的线人,所以,封锁了消息和商道,一直到他快接穿越阿富汗的山地,进入到布哈拉汗国时,才被卡尔希这个中亚丝绸之路上的商业古城南边的一个乌兹别克人部落给发现了行踪。

这才上报给了布哈拉大汗。

然后,在从布哈拉汗国军队的动向,得知了布哈拉汗国遇袭后,隐藏在布哈拉汗国的大唐细作,才向刘芳亮派出快马,送去了消息。

但即便如此,奥朗则布,并没有在行军上,有太快的进展——这倒不怪奥朗则布手底下的阿三们行军缓慢,实在是因为他们前进的道路忒不顺了点。

从喀布尔向北,那是复杂地形的山地,这玩意,别说是奥朗则布了,就是美军来了,也照样得抓瞎,忒不好走了。

除非插着翅膀,否则,就甭想走的快了。

同时呢,即便是走出了阿富汗的山地,进入到布哈拉汗国境内,道路也不太好走……

进入到布哈拉境内后,奥朗则布是遇到了一段,还算好走的路——毕竟是平地嘛,偶尔有些起伏点的丘陵,能不好走吗?

不过即便是好走,他们也没走的多快——虽然训练有素,但走起来,也就是那么快点。

日行百里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奥朗则布兵虽然带的不多,但他的后勤可不敢懈怠了,从莫卧儿帝国,还有阿富汗雇佣来的民夫,带着物资,也走不了多快,毕竟他们是先出兵,要迎战布哈拉汗国的主力,粮食可以不带,但武器弹药还是要多带些的。

因此,他们每天只能够以,日行六七十里的距离,向北挺进。

当然,这也不算慢。

只不过,他们距离乌兹别克的膏腴之地,也就是撒马尔罕的距离,实际上并不比大唐帝国磁国公刘芳亮距离撒马尔罕的距离近上多少。

从撒马尔罕到喀布尔的距离,有七百多公里呢,这是纸面上的距离,实际上,穿越那么多山地,而且,进入到乌兹别克后,要向撒马尔罕进军的过程中,还要穿越上百里的山地的奥朗则布,要走的冤枉路也不是一星半点。

虽然,他们已经在布哈拉汗国发现之前,走了四五百里地了。

但当被布哈拉汗国发现后,作为率先出兵的他们,就遇到了不少的麻烦,因为沿途的乌兹别克人可不是软蛋,人家可是曾经战胜过莫卧儿国侵略者的“战胜国”啊,而且,上一次败走乌兹别克的时候,莫卧儿国的兵马也没少烧杀淫掠办坏事,现在乌兹别克人恨死他们了。

奥朗则布这一回,带的兵又有点忒少了。

所以,卡希尔附近的乌兹别克人,是觉得奥朗则布挺好欺负的,没少过来骚扰,虽然这些乌兹别克人,大多都为自己的轻敌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奥朗则布他们人虽少,但架不住能打了。

但仍然,让奥朗则布的行军速度,更慢了一些。

因此,当刘芳亮出兵二月中旬,率先出兵的奥朗则布,现在才刚刚到达卡尔尔东北方向的山地,有好一段的山地丘陵要走。

反观刘芳亮。

出兵之后,就是沿着天山北部的平原,走直线直趋塔什干。

虽然看似距离远了些。

但人人备马的情况下,速度却是惊人的,毕竟他这一路,可不需要什么翻山越岭,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兵马也多,沿途那些个乌兹别克人部落,估计也没人敢招惹这支五万人的骑兵军团——毕竟都骑着马嘛,在乌兹别克人眼里,估计也算骑兵喽。

奥朗则布还在翻山越岭呢。

跟乌兹别克的山地死磕——实际上他也不用走山地,他如果敢走卡拉姆沙漠,直插布哈拉,或者是撒马尔罕的话,那大概是不用走山地的。

但问题在于,沙漠貌似比山地还特么要难走啊。

一个迷路,那大概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喽……

所以,奥朗则布是不愿意走沙漠的,因此,他便只能够走山路了,而且,他走山路也有些好处——能给阿不都拉汗一点时间,让他赶紧的兵马,带到撒马尔罕,跟自己打野战!

莫卧儿国上一次征讨布哈拉汗国,可是受够了游牧式的游击战的打搅,所以,奥朗则布在主力军团数量少,且强劲的情况下,是巴不得阿不都拉汗这个傻蛋,把自己的兵马全部调到撒马尔罕,甚至,就守在他即将翻越出的山地外,以逸待劳,跟他打一场决战——这么一来,他就能够全歼布哈拉汗国的主力军团了。

撒马尔罕,布哈拉唾手可得,甚至传檄而定,都有可能……

毕竟,相比于同样信仰真主,而且当初就是从乌兹别克走出去的莫卧儿帝国,大唐帝国,才是一个另类,估计着,如果让乌兹别克人选一下的话,他们应该也更侵向于,去投降莫卧儿帝国。

而非大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