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唯一生路(1 / 2)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在随驾的近卫一军士卒们的山呼海啸声中,朱慈烺结束了对中州大地的巡视,然后向西,进入到了陕西境内。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他。

大概是要在陕西境内,迎来隆武九年的新年了。

“陛下,刚刚咱们经过的是新安县境,那里古时称之为渑池,当初的渑池之会,就是在那里召开的,只不过,时至今日,早已经是物是人非,就连古都洛阳,也化为一片废墟,开封也亦是如此啊……”

在途经潼关之际,前来迎接的西北三省总督毕成才,朝朱慈烺说道。

西北三省总督,是大明朝在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总督!

之所以在这三省设立总督,则是因为,此三省现在是大明朝,唯一紧邻着“战区”的领土。

这里直面着西域的威胁。

理论上来说,乱世还并没有在这三省被彻底的终结。

甚至,直到朱慈烺率军进入到西北之际,这里才刚刚打完了一场平乱战争——西北回子多,同时又跟在城市里面的回子不一样,战斗力要强悍一些。

因此,在西北是爆发了一些小规模的叛乱。

不过,这些叛乱肯定是威胁不到大明江山的。

因为西北三省的驻军,轻飘的就把他们收拾了卑服。

此刻,听着毕成才介绍着周遭的情况。

朱慈烺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中原大地,多灾多难啊。”

“是啊,中原大地,多灾多难。”

毕成才也点了点头,旋即,又话锋一转。

“不过,西北也强不到哪去。”

“虽然乱世中,关中有潼关锁钥,可以保全些元气,但流寇却把这不多的元气,给带走了大半……”

“西北三省,这几年若非是但仰仗山西移民,这元气,也没那么容易恢复起来。”

“西北三省现在的丁口有多少吧?”

朱慈烺听罢,朝毕成才询问道。

西北三省,论发展潜力,肯定比不上河南一省的。

这一点,从人口就可以看出来了。

西北三省再发展,也超越不了河南,河南虽然多灾多难,但一到遇到盛世,人口却是会急剧增加,毕竟,中原的大平原,能够提供的耕地,产出的粮食,养活的人口,可比西北三省的黄土高原,沟沟坎坎要多了。

“皇上,臣不敢隐瞒,只有不到五百万人。”

“三省之地,比久经战乱的河南,还在差劲!”

“而且,这五百万丁口,老朽颇多,都是流寇当初,撤离西北之际,抛弃的老人。”

“这些年,死的死,但剩下的也有几十万。”

“剩下的四百多万,一半还都是不到十岁的娃娃。”

“真正能够担的起西北建设的重任的丁口,只有两百万。”

“还有一半女眷……”

“太少,太少啊。”

朱慈烺感慨道。

“皇上,若不然,从四川移个几百万民充裕西北。”

听罢,魏藻德提议。

西北三省,是朱慈烺巡视过程中的重要地方。

这里甚至比河南还要重要,因为这里很有可能,是大明朝廷,未来西征西域的后勤基地。

关中,还有西北的贫瘠之地,要负责供给军马,粮草,民夫,供大明天兵,去讨伐西域。

在这样的情况下。

只堪堪有这么点人口,是断然不行的,尤其是,西北贫瘠,不比中原,粮食产量也低。

所以,魏藻德当即就想到了,移民西北的想法。

而移民的来源,自然是从四川来了。

谁让这个时空的西南,在乱世中,保存了绝大多数的元气呢?

“说的轻巧,四川人到陕西来,能不能适宜本地的气候,能不能种好庄稼,都尚且两说,如何堪用?”

朱慈烺却摇头拒绝了这个请求。

四川的老农民,被强拘到西北。

让他们这群种惯了水稻的老农民,去种高粱,小麦,小米,那不是强人所难嘛?

只见到朱慈烺,朝毕成才说。

“看来,这西北三省的元气,还得慢慢恢复。”

“至少得四十年休养,才能恢复到极盛!”

“再休养也就是如此了,关中贫瘠,不比当初汉唐。”

毕成才却说着丧气话,之前他没到陕西上任的时候,还认为这是关中帝王地。

可一到地方,他却傻眼了——这是什么破地方啊。

关中还强些。

陕北那些地方,旱的都快成沙漠了。

“说的是啊。”

朱慈烺点了点头,西北三省的人口,再怎么发展,在进入到工业革命之前,能有个一千五六百万丁口,就已然是不错的了。

当然了,现在离一千五六百万,还是早着呢。

大概需要两三代人,可劲生,再配合朱慈烺不间断的往西北流放罪犯,大概才能达到这个成就。

就这,还是处于太平年节。

倘若遇到战事,爆发大规模,且高烈度的战争。

那想要恢复元气,就难的多了。

好在,西北在未来,大概是不会爆发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了。

一是人口太少了。

哪怕是土地贫瘠,大概百姓也能过活。

第二嘛。

就是因为,朱慈烺已经强行的将西北的清真寺庙,给全部捣毁,将所有的教众,也悉数的迁到了波斯,不愿意走的,要么隐姓埋名,藏匿民间,不敢声张。

要么,则叛乱时被杀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