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挖墙脚(1 / 2)

所以婚配这事,女子若先喜欢男子,是最重要的。

刘启同意了,打算先试试。

至于银杏门楣低,由当朝太子指婚,门楣高低已不是事。

李尚宫也是从王阿渝鲤鱼跃龙门,受到启发才鼓起勇气高攀的。

一个二婚的女子都如此受宠,连采薇都能在王孺子的帮助下挑挑拣拣,自家银杏不挑挑拣拣,被别人挑,不行么?

但即便被挑,能不能攀得上,她心里也没底,只能看树上有没有枣,先硬着头皮打两杆子试试。

如果连试都不试,李家的寒门小户恐怕永无攀升的机会。

好在王孺子对她的事相当热心,刘启虽没痛快答应,毕竟给留了一条门缝,于是以后便安排银杏有机会便跟随王孺子去书房看望刘启,邱思和郅都十有八九会随侍在刘启身侧。

刘启自刘恒身体有恙,分担了一些政务,时常在书房秉烛处理朝事,中大夫晁错成为得力左右手,邱思和郅都等人也都随时候命在侧。

忙得紧了,刘启便歇在书房。

虽说是书房,其实大得得很,里面典藏仅次于石渠阁,前有庭院,后有习射之地,多年来一直是储君成长,修习并成为太子宫小班底处理事务的地方。

这是刘恒早早拨给他的地盘。

帝国的惯例,皇帝面临的前朝政务,太子一律不准插手,也不能和前朝百官系统互通有无,既防备百官影响储君,借助储君之力危害皇帝的大位,也防备太子借助前朝势力坐大,威胁帝权。

所以,只要皇帝一日待在大位上,太子这个极尊贵的储君之位可回寰的余地并不大,甚至不如东出的藩王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但太子刘启有一样是历代储君不可比的,就是他的皇帝父亲刘恒绝对信任他。

刘恒自立这个心爱的儿子为太子,二十余年来,从没一刻动摇过要换太子。

他自己得位不正,受人诟病,心里非常清楚,所以绝不会在继承人上再折腾,而且憋着劲要让自己的儿子得位端正体面。

这让太子的位置坚不可摧,当然刘启也从没想过以非常手段逼迫其父,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

刘启分担父职,如今十分忙碌,白天王阿渝不去打扰他,晚上见他老不回来,也隔三岔五抱着女儿去看看。

小郡主喜欢银杏,很喜欢与她逗乐,银杏自然就随着小郡主跑前跑后。

刘启有时劳累一天,看到王阿渝过来,往往任性一下,文牍一丢,命人关上门,自己过去往席地上一趟,枕着宠妾的大腿先睡一会儿歇歇再说。

王阿渝也不唠叨,默默陪伴他就好。

此时外面,小郡主从银杏手里到众下人手里,转来转去,颠颠抱抱举高高,玩得也高兴。

空出来的银杏便把带来的果子分给邱思和郅都吃。

这俩大男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都觉得这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挺热心,再者她年龄也小,吃喝玩乐也不避讳,竟然相处得还不错。